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西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一带一路    |    魅力东盟    
  • 今年,南宁市将推进180万亩糖料蔗种植计划,通过大力实施糖料蔗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加快在糖料蔗生产上推广良种良法良机,持续提升甘蔗单位面积产出效益,不断夯实蔗糖战略性产业基础。
  • 广西河池市凤山县依托本县特色产业优势,做强做长产业链条,推动产业升级,通过修桥铺路,激发群众致富干劲,谱写了凤山县发展的新篇章。
  • 万秀区是梧州六堡茶的核心产区之一,目前六堡茶种植面积达12000亩,已培育有一定规模、获SC许可的六堡茶生产企业55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8家,预计2024年六堡茶年产量超1.4万吨。
  • 上刀山、踩犁头、下火海、翻云台……10月26日,夜幕降临,金秀瑶族自治县长垌乡平道村古占瑶寨民俗表演场里,身着民族盛装的瑶族群众载歌载舞,欢迎八方游客。
  • 今年广西将向555家企业选派815名科技人员,其中包括460名企业科技特派员和95个企业科技特派团,通过开展政策宣讲、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完善研发体系等活动,为企业提供全链条科技创新服务。
  • 据了解,梨液体授粉技术是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实用技术,2021年入选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2024年入选广西农业主推技术。该项技术目前已在广西累计推广应用1万余亩。
  • 近年来,我区高度重视加快高水平创新型广西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狠抓自治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贯彻落实,推动科技创新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 主要目标是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做好广西人工智能顶层规划设计。建好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打造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创新合作要素集聚区、联合研发基地、转化应用基地和产教融合基地。
  • 多家院士工作站充分发挥专家智库平台、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的优势,不仅为当地科技创新注入强劲动力,还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多项科技成果全国领先。
  •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近日公布的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名单显示,全国共有39个城市入选,南宁市位列其中,是广西唯一入选的城市。
  • 近期,自治区商务厅深入贯彻落实商务部和自治区关于支持外贸企业拓内销的工作部署,指导组织各地商务部门和商协会、企业,迅速行动,多措并举,搭建全渠道销售体系,助力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
  • 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以“桂域跨境·数智商潮”为主题,携南宁、崇左、柳州、贺州四大跨境电商综试区及领军企业,向全球客商展现中国—东盟数字经济走廊的蓬勃生机,全面激活跨境贸易新动能。
  • 据悉,“桂品出海”(马来西亚)工作站已于4月10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揭牌,助力畅通广西企业与东盟市场之间的经贸通道,推动“桂品”融入当地消费生态、扩大国际影响力。
  • 以“非遗新活力,AI新生活”为主题的广西馆精品汇聚,超50家广西优质企业携超150个品种展品参展,馆内琳琅满目的“桂字号”、东盟好物和“人工智能+”产品,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参观体验和洽谈合作。
  • 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金秀县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19.485万亩,带动9600多户农民发展中草药产业。
  • 12月2日至4日,南宁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针对20至59岁的300余名市民开展体质测试活动,为市民量身定制“运动处方”,提供科学健身的数据支撑,助力全民健身事业发展。
  • 年内,我区将派出国医大师韦贵康团队等40个名中医团队约240名医生深入基层开展义诊、带教、培训等,帮助基层医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和综合管理水平,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中医药服务。
  • 在活动中,自治区癌症中心和广西14个设区市癌症中心代表全区各级医疗服务机构联合发起“科学防癌 健康生活”的倡议,呼吁全社会关注肿瘤防治,积极参与健康行动。
  • 2024年,广西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成功105例,年度捐献例数创历年新高。
  • 新增13项智慧监管和提醒功能,目前全区已有5540家药店、17.7万条数据实现在线管理闭环。
  • 兴业县开展一系列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全民阅读活动,通过数字化阅读体验、沉浸式互动场景等创新形式,吸引市民群众和学生参与,掀起全民阅读热潮。
  • 三江地处桂、湘、黔三省(区)交界处,所处经纬度被茶界公认为“黄金产茶区”,“高山云雾出好茶”的仙境造就了三江早春茶“早、特、鲜、香”的独特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