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北海市人民医院医务人员,如有急救需要请截停我!”近日,北海市人民医院第三批“第一目击者救在身边”公益活动车队张贴显眼标识整装出发,50名经过严格培训的医护人员携专业装备“亮标上岗”。
北海市人民医院第三批“第一目击者救在身边”公益活动启动仪式现场 供图 北海市人民医院
自2023年6月北海市人民医院党委创建“第一目击者‘救’在身边”党建品牌以来,这支由国家(海上)紧急医学救援队队员与急诊科医务人员组成的“流动急救先锋队”已从最初的80人壮大至110人。
从手握方向盘的司机到伏案工作的行政人员,从临床一线的护士到经验丰富的主任医师,这支跨越岗位、汇聚爱心的队伍如同星星之火,在两年间已成燎原之势。如今,110名“第一目击者”如同110个流动的急救站,将专业救援力量延伸到北海的街头巷尾。
车辆张贴醒目标识 供图 北海市人民医院
北海市人民医院领导为“第一目击者”佩戴安全头盔 供图 北海市人民医院
医院领导为第三批车辆张贴醒目标识 供图 北海市人民医院
据了解,自“第一目击者救在身边”公益活动开展以来,这支队伍已15次挺身而出,为突发意外的患者抢回黄金救援时间。与此同时,医院开展了上百场急救技能培训,惠及群众7000余人,真正践行“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公益初心。
为方便群众及时辨识和求助,这支“第一目击者救在身边”队伍不仅以醒目的车标为标识,更全新升级,配备了全套专业救援装备,北海市人民医院为“第一目击者”配备高辨识度头盔、北海红十字会赠送“救命神器”AED、多功能急救包。这套装备体系让每位队员都成为“行走的急救站”,从心脏骤停到外伤出血,从交通事故到日常意外,随时提供标准化、专业化的即时救助。
北海市红十字会捐赠“救命神器”AED 供图 北海市人民医院
车上配备的急救包及包内医疗物资 供图 北海市人民医院
“为给有需要救助的群众提供更专业的救助,提高公信力,每一位加入‘第一目击者救在身边’公益活动的医务人员,都将经过严格的救援培训,全员必须通过北海市红十字会的心肺复苏培训,获得红十字救护证。”北海市人民医院党办副主任莫淑霞介绍。
北海市人民医院第三批“第一目击者救在身边”公益活动发车 供图 北海市人民医院
下一步,北海市人民医院将开展第一目击者急救技能“五进”活动,通过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让老百姓对自救“触手可及”、对营救“敢于出手”,让急救技能真正“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助力形成“人人会急救、人人敢急救、急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氛围。(文 蔡俊聪 苏坚)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