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时节,骄阳似火,八桂大地却藏着沁人的清凉。层层梯田翻涌成碧色波涛,漓江的竹筏划破镜面般的水面,古寨鼓楼间山歌悠扬……广西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融合生态文明理念与国际视野,正执乡村旅游之笔,书写“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壮丽篇章。
广西的夏日,从不是单调的燥热。广西森林资源富集、生物多样性丰富,全区森林覆盖率达62.5%,全国第三,让这里成了天然的“绿色空调”。这些藏在山水间的馈赠,如今都成了乡村旅游的“流量密码”。近年来,广西立足自然山水生态与多彩民族民俗等特色资源,积极探索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新路径。目前,全区已建成38个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以及53个自治区级森林康养基地。在多项扶持政策推动下,“生态+健康”产业深度融合,2024年,森林康养与生态旅游产业综合收入突破2300亿元。曾经“靠山吃山”的朴素愿望,如今在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平衡中,长成了枝繁叶茂的“富民树”,生态保护已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劲引擎。
政策的春风,让这片土地的活力愈发旺盛。《广西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为“乡愁经济”注入澎湃创新活力。南宁“美丽南方”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研学+旅游”融合模式,年接待研学团队超15万人次,农户的米酒、瓜果等农产品借着旅游东风,溢价逾30%。数字技术与乡土气息碰撞出奇妙的火花,全区建成智慧旅游村寨127个,在线预订覆盖率超90%,漓江景区AR导览使游客量提升40%。阳朔、龙胜等国际旅游目的地持续闪耀,“广西乡愁”正加速崛起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文化的根脉,是乡村旅游最深沉的底色。在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八寨,侗族大歌每日在鼓楼回荡,银饰叮当伴着和声飞扬。“以前歌是唱给山听的,现在唱给全世界听。”侗族歌师吴奶奶说。非遗工坊里,游客跟着绣娘体验侗布制作,一针一线间触摸民族记忆。这些活态传承的文化记忆正转化为强劲产业动能:三江通过非遗体验项目带动8000余户农户增收。与此同时,靖西旧州的绣球产业年产量突破50万个,产品远销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小小绣球成为连接世界的文化信使。
当大暑热浪席卷都市,龙脊的层层绿浪、遇龙河的碧波竹筏、程阳八寨的悠扬侗歌,广西的乡村旅游从不只是“看风景”,而是一场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的对话。这里的每片绿叶都连着生态账,每首山歌都藏着文化根,每笔收入都写着振兴篇。
如今,八桂大地上,山水更清、乡愁更浓、日子更甜。当夕阳为程阳风雨桥镀上金边,当晨雾漫过“美丽南方”的稻田,乡村全面振兴的画卷正以山水为媒、文化为魂、创新为翼,在这片热土上徐徐铺展,向世界精彩呈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广西范式”。(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王艳群)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