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西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一带一路    |    魅力东盟    
指尖流转面塑风
2025-11-17 19:03:55来源:广西日报编辑:刘洋责编:刘洋

指尖流转面塑风_fororder_9014903_gxts1_1763047077702_b

周林泽正在为战马塑上鬃毛。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朱鋆瑶/摄

  一盆面粉,一掬清水,在面塑艺人周林泽的揉捏、刻画下,方寸之间,马鬃飞扬、神佛垂目、楼阁渐起。万物仿佛被点化了魂灵,悄然复活。

  这门将凡俗揉成传奇的手艺,便是发源于清末民初的桂林面塑。它素有“立体的绘画,无声的戏剧”之誉,已走过百年沧桑。如今,这项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在90后周林泽这位代表性传承人的坚守中,焕发出新生。

  11月7日,烟雨初霁。桂林市象山区田心村一栋素朴民居内,工作台前,周林泽正要塑一匹战马。取粉、加水,反复揉捏,看似简单的动作,实则暗藏玄机。“这面团里藏着十几种料,乳胶粉增韧、蜂蜜保湿、苯甲酸钠防腐,防潮防裂方能久存。”他指尖摩挲着柔韧的面团,眼里闪着光,“这配方是经上千次调试才定下的,如今特制面团已销往全国各地,让更多人能触摸到桂林面塑的质感。”

  骨架为魂,形随魂生。两根细铁丝在他指尖翻飞缠绕,马的脊梁挺拔如峰,四肢矫健如弓,每一处关节转折,他都执尺细量,“骨节长短、颈尾弧度,差之毫厘,谬以千里。面塑的精气神,全在这骨架的分寸里。”随手拈来几张旧报纸,折叠、捏压、缠绕间,战马的胸膛渐次饱满,隐现的肌肉线条,已然有了蓄势待发的张力。

  敷面即赋形,最见真功夫。调好色的面团被轻轻擀开,牛角刀推、压、点之间,面皮完美贴合肌体。厚薄全凭手感拿捏,光影下,战马的胸膛自然隆起,肌肉起伏若呼吸,仿佛下一秒便要挣脱案头,踏风而去。

  “塑马比塑孔雀难多了。”周林泽边忙活边说,“怒时鼻孔贲张,战时胸腔饱满,休憩时皮毛松弛,万物的神韵,都藏在这些细微变化里。”

  为了捕捉这份神韵,他曾数日守在动物园静观,或在街角细察世间百态,又或埋首古籍潜心研读。“要想捏出神韵,唯有细致观察。创作,永远源于生活。”他说。

  2022年,一个台湾客户的电话,将他推向创作的巅峰——塑造一尊2.4米高的妈祖神像。超出常规五倍的尺寸、繁复的头冠衣纹,让他心有忐忑却毅然接下:“不突破,手艺就死了。”

  挑战接踵而至:钢筋骨架需电焊,他从头学起;面团过重多次塌落,他将面团与目结土按比例融合;华服上千百朵牡丹需一模一样,他自创衣纹模具统一式样。3个多月焚膏继晷,当慈眉善目、珠玉生辉、衣袂翩然的妈祖神像面世,跨越海峡安座于台湾义夫庙,这尊凝结着匠心的作品,也成了两岸文化相通的纽带,如今正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

  《逍遥山水间》是他最珍视的作品,不仅因它入选全国首届面塑艺术创作展、成为20件官方收藏作品之一,更因它以柔软面团还原了坚硬的传统榫卯结构。“面团是软的,要做出木质感还能严丝合缝,全靠算准收缩率。”他回忆,500多组指甲盖大小的榫卯,全凭手感捏制,风干后依旧扣合紧密。楼阁上,瓦片叠覆如鳞,门窗镂空如画,内置的电路与灯珠,让夜色中的亭台楼阁莹莹生辉,恰似漓江边的渔火点点,藏着桂林山水的灵秀。

  他耗时一年创作的《水浒传》108将,尚未完工便以32万元被预定,如今陈列于山西晋城的景区,让桂林面塑的风采,绽放在更远的地方。

  案头三把温润如玉的牛角花刀,藏着他与面塑的不解之缘。

  6岁时,他跟着外公走街串巷,看外公将寻常面团捏成腾云的悟空、抚髯的关公、展翅的鸟雀,面团的温热与鲜活的形象,一同揉进了童年的记忆。外公临终前,将牛角刀攥进他手里:“这手艺,你得传下去。”少不经事时不慎遗失一把,至今仍是他的痛惜,剩下的三把成了他坚守的信物。2020年,他辞去教职,全心投入面塑的研究与传承。

  “手艺是根基,守艺是责任,授艺才是归宿。”自2014年以来,周林泽完成作品上万件,教授学员2000余人,其中有个别迷茫的失业者、漂泊的青年,通过学习捏塑,让无处安放的心绪找到了归处。

  指尖流转间,揉进的是千年传承的技艺,更是人世的温热。桂林面塑以最朴素的面粉为料,承载最丰盈的创造;以最安静的姿态,传递最深沉的文化力量。正如漓江之水滋养桂林之山,这门百年手艺也在代代相传中,流淌着中华民族温厚坚韧的文化血脉,在烟火人间里,绽放着不朽的光彩。(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庾 琳 黄海健)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