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西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一带一路    |    魅力东盟    
2025广西国际农业博览会农业机械化专展启幕
2025-11-07 18:40:33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林姗婷责编:刘洋

  11月6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主办,广西农业机械化协会承办的2025广西国际农业博览会农业机械化专展(以下简称“本届农机专展”)在广西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启幕。本届农机专展以“智慧农机赋能现代农业”为主题,吸引150多家国内外企业参展,集中展示1300余台(套)先进数字化、智能化农机装备。

2025广西国际农业博览会农业机械化专展启幕_fororder_1

展会现场 摄影 傅珊珊

  本届农机专展举办时间为11月6日至9日,与2025智慧农业博览会、2025中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暨甘蔗机械化博览会同期同址举办,旨在打造一个集展览展示、高端论坛、技术交流、产品推介与产销对接于一体的综合性行业平台,形成展会“集群效应”。中国一拖、潍柴雷沃、江苏沃得、广西柳工、广西惠来宝、广西农机院、江苏常发、常州东风、广西玉柴以及约翰迪尔、凯斯纽荷兰、久保田、洋马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携智能农机“拳头产品”参展,共寻合作新机遇。

2025广西国际农业博览会农业机械化专展启幕_fororder_2

农机产品展示 摄影 傅珊珊

  展会突出“新、特、专”三大亮点。“新”体现在技术与产品上:重点展示了新一代甘蔗联合收割机、新能源电动农机、农业机器人、无人农场系统等智能装备,展现“智慧农业”的未来图景。“特”体现在精准与聚焦上:展区设置服务于丘陵山区“小、巧、轻”的农机装备和甘蔗产业“全程、全面”机械化系列产品,通过展示,着力破解“无机可用、无好机用”的难题。“专”体现在服务与体验上:通过科学规划展区、精准邀约农机合作社、种植大户等终端用户,以及举办多场“一对一”贸易洽谈会和产品推介会,确保供需双方能够高效对接,实现合作共赢。

2025广西国际农业博览会农业机械化专展启幕_fororder_3

展会集中展示了各种农机产品 摄影 傅珊珊

  据了解,展会期间将举办多场高规格、高水平的配套活动。“中国—东盟农业机械化合作与发展大会”将邀请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农业官员、专家学者、行业领袖齐聚一堂,共商区域农业机械化发展政策、技术合作路径与市场机遇;将组织多场农机产品推介活动,为参展商提供深度发布和对接专业采购商的平台;举办农机行业学术交流系列会议,研讨广西农机化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举办农机贸易交流洽谈活动,助力中国农机产品“走出去”,重点助力“桂制造”农机开拓东盟市场;针对广西糖业发展,特设“糖料蔗机械化技术交流活动”,探讨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技术瓶颈、推广模式与扶持政策;“田园汇智·共绘乡村振兴新蓝图”新农人话农机交流会将邀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等代表分享农机应用经验,为农机研发创新与推广使用提供来自基层一线的宝贵参考。这些活动汇聚政、产、学、研、用各方力量,促进思想上的碰撞和交流。

  作为已成功举办8届的行业盛会,广西农机展始终坚守“服务农业、连接东盟”的初心,见证并推动着区域农机化的跨越式发展。自2016年以来,累计有1400多家次企业、1.01万台机具参展,签约订单达9.54亿元。今年展会首日(11月6日),促成贸易洽谈成交1598台机具,成交额达2.494亿元。

  本届农机专展的举办,不仅为国内外农机企业提供了展示实力、拓展市场的良机,也为广大农户、农业合作社及专业观众了解行业动态、选购先进设备、学习应用技术搭建了直通平台。通过展览、会议、交流的有机结合,将进一步促进农机装备产业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国际合作,对提升广西乃至全国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水平,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文 李志农 周祥)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