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9时许,两辆消防车驶入德保县敬德镇古甘屯。车刚停稳,消防员迅速跳下车厢,两人一组展开水带、连接接口、启动泵阀,动作一气呵成。
随着发动机一阵轰鸣,高压水枪骤然喷出强劲水柱,冲刷着道路上的厚重淤泥。泥浆飞溅,顺着地势汩汩流走,被淹没多日的水泥路面逐渐显露出来。
村民们紧随其后,挥动铁铲、扫帚,配合清理残留的杂物。另一边,村干部正组织发放消毒物资,群众有序排队领取。随着清淤和消杀工作的持续推进,被洪水浸泡多日的村庄正一步步恢复往日的整洁与秩序。
这场高效清淤行动,是百色市灾后迅速恢复生产、生活的生动片段。
自9月30日受台风“博罗依”环流影响持续强降雨以来,古甘屯受灾尤为严重,被淹面积超过400亩,最深水位达5米。洪水初退,干群携手抢收抢修、互助互济的暖流已在灾区涌动。
10月13日,古甘屯村民陆笑脸和丈夫撑着竹筏划向被淹稻田,从倒伏的稻穗间抢收谷粒。“能抢收一点是一点。”陆笑脸弯腰割下尚存的谷粒。记者看到,像这对夫妇“水中捞水稻”的场景还有好几处,少的两三人,多的五六人。
回忆起洪水来袭之夜,她仍心有余悸:9月30日凌晨河水暴涨,家中猪圈面临被泡风险。地势较高的邻居连夜赶来,不仅帮忙转移10头生猪,还腾出场地安置。10月12日洪水退去后,政府组织的消杀队伍及时进村。工作人员对猪圈和房屋进行全面消毒后,这些生猪终于安全回“家”。
“洪水无情人有情。”陆笑脸感慨,“从抢收到晒谷,大家都来帮忙,心里踏实。”
灾情面前,敬德镇党委、政府迅速启动应急响应。230余名党员干部全员下沉,成立抢险救援、物资保障等5个工作组。在积水齐膝的扶平村、水深1.5米的农安村,突击队砍竹辟路、扎排运人,开辟出一条条“生命通道”。
农安村党支部书记沈秀梅驾车往返积水路段接送学童;驮良村驻村第一书记岑兰怡俯身背上孩子蹚水过河。国庆前夕,230多名留守儿童全部平安返家。镇党委书记黄振奎介绍,此次汛情期间已安全转移群众175户380人,发放生活物资一批,全力保障基本需求。
敬德镇宣传委员陈锋告诉记者,洪涝导致大量稻田被淹,村民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防汛期间,当地消防队利用皮划艇在水上开展救援,承担起运输稻谷、接送群众出行等任务,“从国庆假期至今,许多党员干部没有休息过一天,每天都满负荷工作……如今洪水退去后,道路淤泥堆积严重,我们必须彻底清理才能恢复通行、生产。”
邻近的那甲镇同样经受严峻考验。多睦村多目屯约80%区域被淹,最深积水20米,62户117名群众紧急转移至镇敬老院安置点。“我家地势低,水没过一楼,好在转移及时。”村民黄廷见在安置点感到安心。那甲镇党委、政府在安置点设立综合协调、健康保障等小组,24小时值守,确保膳食、医疗、物资供应周到细致。
安置只是第一步,化解群众“增收焦虑”更为关键。那甲镇通过座谈会了解群众务工需求,对接餐甲村韭菜苔基地,优先录用安置群众,实行灵活排班。目前已有3名群众上岗,日薪100元,薪酬当日结算。
从敬德镇到那甲镇,百色市防汛救灾体系高效运转。百色全市110支抢险队伍、3854名救援人员整装待命,物资力量前置部署。田阳区那坡镇弄山村内涝导致14户36人受困,救援力量5小时内成功转移;德保县组织近300人加固鉴河堤防,应对超警戒水位。
从9月25日起,受“桦加沙”“博罗依”“麦德姆”3个台风接连影响,百色市累计有田阳、德保、靖西、那坡等12个县(市、区)不同程度受灾。截至10月11日统计,累计受灾人口30.4002万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5280人,需紧急生活救助人员4546人;房屋损坏184间;农作物受灾面积10169.33公顷;直接经济损失约8385.545万元。
截至10月12日,全市累计转移5450人,其中2464人已返家。清淤消杀、道路抢通、保险理赔等灾后工作有序推进。
洪水退去,阳光重现。在古甘屯,消防水枪轰鸣声与村民铲锄声交织;在安置点,热饭暖床抚慰人心;在田间地头,抢收身影穿梭忙碌。干群同心、邻里互助的力量,正让受灾土地重焕生机。(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王克础 杨灵烨 陆 旺)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