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西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一带一路    |    魅力东盟    
桂林灵川:兰田瑶族乡多彩民俗迎中秋
2025-09-30 18:06:01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林姗婷责编:刘洋

  桂北群山深处,瑶寨炊烟袅袅。9月29日,灵川县兰田瑶族乡罗涔村瑶寨热闹非凡,“手作中秋·瑶寨团圆——兰田人的味集里藏着最浓乡愁”主题活动在此举行。瑶乡群众齐聚一堂,通过沉浸式体验瑶族传统美食与非遗技艺,在指尖与舌尖的联动中,品味瑶乡独有的中秋韵味,让千年民俗在团圆时刻焕发新活力。

桂林灵川:兰田瑶族乡多彩民俗迎中秋_fororder_1

兰田瑶族乡罗涔村的瑶族群众正在猜灯谜

  瑶乡五色糯米饭制作率先开启。瑶族同胞现场演示草木染技法,详细讲解如何用枫叶、红蓝草、黄栀子等天然植物为糯米染上紫、黄、红等缤纷色彩。孩子们在指导下亲手参与染色与搅拌,在实践中体会“自然馈赠的色彩,团圆日子的香甜”。随后,现场转入瑶族特色美食制作环节。大家围坐在一起,巧手将准备好的食材包入各式馅料,在协作中感受瑶家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一道道承载着乡愁与记忆的传统美食,不仅是对技艺的传承,更让团圆时刻充满了浓郁的瑶寨风味。

桂林灵川:兰田瑶族乡多彩民俗迎中秋_fororder_2

瑶族群众正在制作当地特色美食

  “我从小跟着阿妈学做五色饭,枫叶染黑、黄栀子染黄,每一道颜色都是大山给的礼物。”兰田瑶族乡村民韦汉民说,“现在教娃娃们亲手染糯米,闻着蒸笼飘出的草木香,就觉得团圆的味道真的回来了。”

  此外,非遗藤编也为现场增添了文化厚重感。民间藤编艺人娴熟展示平编、绞编等传统技法,并指导孩子们动手编织中秋灯笼骨架、杯垫等生活小件。柔韧藤条在指尖翻飞,编织的是瑶乡世代相传的匠心独运;朴素手法在一挑一压间,延续着跨越千年的生活智慧。这项古老技艺,正通过这样的互动体验,在新生代手中焕发鲜活的生命力。

桂林灵川:兰田瑶族乡多彩民俗迎中秋_fororder_3

瑶族群众正在制作非遗藤编

  “今天不仅尝到了我们瑶族的特色美食,更通过我们自己的双手,触摸到了瑶族文化的深厚底蕴,今天过得特别有意思。”兰田瑶族乡民族学校学生邓康泽萱说。

  本次活动以“舌尖上的瑶味”为主线,将传统饮食与非遗手作有机融合,通过沉浸式体验生动呈现瑶乡风情,为当地探索“文化引流、旅游赋能”的振兴路径开辟了新空间。

  “我们正积极探索‘非遗+节庆’的创新模式。未来将继续以传统节日为载体,以文化体验为桥梁,推动乡土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吸引力和发展的内生力,让我们的瑶乡自然生态和人文底蕴被更多的人看见和喜爱。”灵川县兰田瑶族乡党委委员吴贞珍表示。(文 阳海翔 秦文宇 图 阳海翔)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