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西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一带一路    |    魅力东盟    
河池市检察机关打造“检三姐”“拔哥”流动检察听证品牌 践行司法为民
2025-09-23 21:44:51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蔡俊聪责编:刘洋

  广西河池,地处桂西北大石山区,这里生活着47个民族433万各族群众,少数民族占比85.6%。近年来,河池市检察机关结合地域特点,打造“检三姐”“拔哥”流动检察听证等品牌,把普法山歌唱到老百姓家门口,将检察听证会开到田间地头,持续做实人民群众可感受、能体验、得实惠的检察为民。

  “检三姐”:以山歌为媒,织密民族地区司法救助网

  “山歌声声响连天,司法救助记心间。遭遇苦难别害怕,法律援手在身边……”午后,悠扬的歌声在广西河池市天峨县长安家园唱响。前来开展普法宣传的“检三姐”与少数民族群众聚集在一起,共唱普法山歌,将司法救助、民族团结等法律知识融入山歌传唱,以歌促学,以歌普法。

  悠扬的歌声吸引了不少群众驻足聆听,大家表示:“这种普法方式使法律条文变得通俗易懂,令人印象深刻。”

河池市检察机关打造“检三姐”“拔哥”流动检察听证品牌 践行司法为民_fororder_(国际在线-区院定稿)河池检察打造“检三姐”“拔哥”文化品牌书写为民答卷0918399

“检三姐”山歌普法进社区 摄影 林姗婷

  “河池是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乡,山歌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还为我们普法宣传提供了有效途径。”河池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韦锦猛介绍,河池市检察机关结合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通过“检察山歌”普法模式,把党和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知识编唱成山歌,优化普法效果,广受群众好评。

  “检察山歌”普法是河池市检察机关“检护民生”的生动缩影。2023年,河池市人民检察院打造“检三姐”团队,将刘三姐心系百姓、为民解忧的女性情怀融入司法救助工作,探索“三姐解三结”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司法救助在保障民生、化解社会矛盾、参与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推动民族地区司法救助创新发展,形成了彰显检察为民的“检三姐”文化品牌。

  在河池检察实践中,一个个鲜活案例成为了司法救助成效的最佳注脚。

  走进天峨县妇女儿童活动中心,10余名残疾困难妇女正在手工老师的指导下编织衣领饰品。“我们的手工材料是由企业提供的,每编织一条就有6块钱收入,虽然我的左手动不了,但可以辅助右手,勤快点的话一天也能做四五条,在空闲时间可以挣点钱贴补家用,蛮好的。”一位大姐笑着说道。

河池市检察机关打造“检三姐”“拔哥”流动检察听证品牌 践行司法为民_fororder_(国际在线-区院定稿)河池检察打造“检三姐”“拔哥”文化品牌书写为民答卷0918882

检察官罗愉向残疾困难妇女了解就业帮扶情况 摄影 林姗婷

  河池市检察机关始终把“救急救困、化解矛盾、促进和谐”作为司法救助工作的宗旨。“要把政策条文精准适用到每一起案件中,关键在于我们办案人员主动发挥主观能动性。”作为“检三姐”团队负责人,河池市人民检察院第七检察部主任罗愉介绍,“检三姐”团队始终坚持在办案中找问题、寻对策,全力推动司法救助从“纸上条文”落到“具体个案”中,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帮扶行动,让司法救助真正融入社会治理大局。

  如在办理一起控告信访案中,针对办案中发现残障妇女易受侵害、权益保障不到位等问题,在对该案刑事被害人启动自治区、市、县三级检察机关联合救助的同时,“检三姐”团队还指导天峨县检察院主动对接妇联、残联、民政等职能部门,在全县开展为期一年的残障妇女权益保护行动,通过关爱服务、法律宣讲、跟踪回访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农村地区残障、困难妇女权益的综合保护。

  2023年以来,河池市检察机关共办理国家司法救助案件342件,救助469人,发放救助金283万余元。其中协同相关职能部门联合开展多元救助268件次,多元救助案件占司法救助案件78.3%。2件案件获评国家级司法救助典型案例,7件案件获评自治区级司法救助典型、优秀案例。

  “拔哥”流动检察听证:让司法服务“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在位于红水河畔的东兰县长江镇龙莊码头,一场“拔哥”流动检察听证会正在进行。

  听证的案件是罗某某非法捕捞水产品案,采用“普通话+壮语”双语模式召开。检察干警与案件当事人罗某某,作为听证员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渔业部门代表、长江镇法制办工作人员,以及值班律师、村委会代表等围坐一圈,进行公开听证。

河池市检察机关打造“检三姐”“拔哥”流动检察听证品牌 践行司法为民_fororder_(国际在线-区院定稿)河池检察打造“检三姐”“拔哥”文化品牌书写为民答卷09181593

在红水河畔召开的“拔哥”流动检察听证会 摄影 林姗婷

  “嫌疑人罗某某在禁渔期内使用电击的方式在内陆自然水域即小溪内捕捞水产品,构成非法捕捞水产品罪。但是罗某某系初犯、偶犯,归案后如实供述罪行、自愿认罪认罚并主动进行生态修复,犯罪情节轻微,社会危害性不大,拟对其作相对不起诉处理。”在听证会现场,东兰县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副主任陈春妙向与会人员介绍基本案情,并提出拟处理意见。

  经讨论评议后,听证员代表发表意见:“我们认为罗某某主观恶意不大,且认罪认罚,案发后也及时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同意检察机关拟不起诉意见。”

  “由于我法律意识淡薄,总以为‘偶尔捞几条鱼’不算大事,甚至抱有‘不被发现’的侥幸心理。直到被查处后,我通过检察官普法才了解到,非法捕捞不仅违反《渔业法》,更触犯了《刑法》。我深刻认识到非法捕捞的严重性,今后定会严格守法,绝不再犯,与村民共同保护生态环境。”罗某某诚恳表示。

  一场场流动的检察听证会,将听证从“坐堂式”延伸至“田间地头”,是东兰县人民检察院践行检察为民初心的真实写照。

河池市检察机关打造“检三姐”“拔哥”流动检察听证品牌 践行司法为民_fororder_(国际在线-区院定稿)河池检察打造“检三姐”“拔哥”文化品牌书写为民答卷09182045

开在“田间地头”的“拔哥”流动检察听证会 供图 东兰县人民检察院

  “东兰是革命先辈韦拔群的故乡,我院立足革命老区实际,把红色基因融入检察队伍的血脉,打造‘拔哥’流动检察听证品牌,以‘拔哥’躬身一线解难题的工作方式为指引,将检察听证工作主动下沉到群众身边,让司法服务贴近基层需求。”东兰县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汪宏良表示,自2022年创建“拔哥”流动检察听证品牌以来,累计召开流动听证会102场,实现全县14个乡镇全覆盖。

  品牌赋能,书写检察为民新答卷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从“检三姐”用山歌架起普法与救助的“连心桥”,到“拔哥”流动检察听证让司法服务“零距离”;从对因案致困群众的精准帮扶,到将司法听证延伸至基层一线——河池市检察机关打造的两大特色品牌,既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检察实践,也是“司法为民”理念的生动诠释。

  未来,河池市检察机关将继续深耕地域特色,以品牌建设赋能检察履职,让司法既有“法理力度”,更有“民生温度”,为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与高质量发展贡献检察力量。(文 林姗婷 胡茜 刘源 牙玉涵)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