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西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一带一路    |    魅力东盟    
一场跨越疆域的数字文明对话
2025-09-20 22:22:13来源:广西日报编辑:刘洋责编:刘洋

一场跨越疆域的数字文明对话

2025中国—东盟人工智能部长圆桌会议现场。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徐天保/摄

  邕城秋意渐浓,盛会如约而至。2025中国—东盟人工智能部长圆桌会议于9月18日在南宁召开。中国与东盟的目光在此交汇,开启一场跨越疆域的数字文明对话。

  这场盛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与东盟国家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搭建人工智能交流合作对话平台,携手各方共享人工智能红利、共创数字经济未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当人工智能的时代浪潮席卷而来,中国与东盟正以东博会为舟、合作为帆,携手驶向共筑数字未来的新航程。

  智慧之约架起合作金桥

  本次会议以“携手并进,智绘未来”为主题,如同一座精准搭建的桥梁,一头连着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积淀与实践经验,另一头系着东盟国家数字化转型的迫切需求与广阔前景。

  广西处在中国14亿人口大市场和东盟7亿人口新市场的交汇点,既背靠国家人工智能领域的丰富资源,又有丰富的能源供应体系、东盟语料基础和东盟语言人才资源,开展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创新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广西明确谋划“北上广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的发展路径,越来越多的企业、技术在广西集聚、转化,一条以广西为关键节点、通过人工智能产业进一步强化中国与东盟两大经济板块连接的跨境产业协同路径正在成型起势。

  “会议为深化和扩大中国与东盟在人工智能和培育数字经济方面的合作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平台。”老挝技术与通讯部部长波万坎·冯达拉深有感触,“我相信,东盟和中国在人工智能研发方面具有巨大的合作潜力。”与会嘉宾在讲话中还表示,期待与广西开展更多人工智能创新合作,携手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独行快,众行远。”中国与东盟的人工智能合作,始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会上,各国代表踊跃发言,从政策沟通到技术对接,每一份期待都凝聚着对共同发展的追求,每一次交流都为合作根基添砖加瓦。

  圆桌论道共谋发展良方

  圆桌交流环节中,与会嘉宾立足本国国情,既畅谈人工智能赋能发展带来的历史性机遇,也坦诚剖析发展路上的现实挑战,并就开展人工智能治理、深化人工智能区域合作等提出建议。

  柬埔寨邮电通讯部国务秘书宋波提武的发言,道出许多东盟国家的心声:“人工智能的发展必须依靠强有力的区域及全球合作。”他坦言,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地位与专业知识,为柬埔寨加速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机会,柬埔寨希望借助国际合作之力,推动人工智能深度融入国家数字化转型进程。

  “我们必须承认一个紧迫的现实,人工智能目前为止在世界上的发展已经呈现两极化的现象,只有少数国家从人工智能的技术中受益。”菲律宾驻广州总领事艾瑞的话引发广泛共鸣。他说:“中国作为全球人工智能研发和应用方面的领导者,在诸多领域拥有丰富经验,如智慧城市、医疗保健、绿色技术、数字贸易。东盟国家和中国等伙伴携手,可以推动人工智能成为一座桥梁,连接创新与包容、繁荣与公平、进步与责任。”

  越南科技部副部长裴皇方指出:“基于中国和东盟伙伴之间的有效合作,我们相信今天的圆桌会议将成为分享愿景和新思路、实现共同利益的良好契机,从而推动人工智能造福人类、增强经济实力,为地区繁荣与稳定作出贡献。”

  从“人工智能+农业”的精准种植到“人工智能+医疗”的远程诊断,从数字政府的高效治理到金融科技的普惠服务,中国的探索为东盟国家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跨区域的经验共享,将让各国在发展人工智能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加速前行。

  智启未来共谱合作新篇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会上发布了一批重要合作成果,正式启动中国—东盟国家人工智能应用合作中心和中国—老挝人工智能应用合作中心。

  这些成果,围绕夯实人工智能发展基础、提供开源开放服务、加强产业合作对接、促进人才培育等方面开展合作,推动务实合作项目落地,促进人工智能技术普惠应用,让人工智能从“高大上”的技术概念,转化为惠及民众生活、助力产业发展的实际力量。

  “中国—东盟博览会正成为最富有成效的对话与合作的理想平台,将政府和企业的领袖聚集在一起,将政策讨论转化为具体的伙伴关系和倡议。各方应共同努力,让人工智能成为全球包容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新加坡贸工部兼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高级政务部长刘燕玲表示。

  与会嘉宾认为,此次会议为深化和扩大东盟与中国在推进人工智能和培育数字经济方面的合作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平台。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所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相信东盟与中国将继续以包容和创新的方式加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团结与合作,更好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增进民生福祉,让更多民众共享人工智能带来的红利。

  从盛会出发,中国与东盟的人工智能合作踏上新的征程。在这场跨越山海的智慧协作中,双方终将共享发展机遇,共创智能未来,让数字之花在两地绚烂绽放,为推动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大力量。(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许丹婷 刘冬莲)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