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金融业支持南A中心加快建设。 周军/摄
广西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图为广西资本市场服务基地。
走进位于南宁的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以下简称“南A中心”),智算集群运行指示灯闪烁不停,超5000PFlops的算力正在为东盟各国的人工智能项目提供强大支撑。“得益于广西金融机构设在中心的金融服务站提供的资金支持,我们的AI教育系统成功进入越南近百所学校。”一家科技公司的负责人欣喜地说。
这正是广西以金融创新赋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生动缩影。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已成为驱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核心引擎。自治区党委金融办紧紧把握机遇,引领广西金融系统加快布局,着力推动金融创新与产业政策同频共振,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体系,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1 统筹指导强引领
政策体系筑基础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金融办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对全区金融系统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进行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在自治区党委金融办的总体指导下,广西建立“党委金融办统筹、政策措施配套、金融机构协同”的工作格局,形成了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自治区层面密集出台《广西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发展实施意见》《广西“人工智能+制造”行动方案(2025—2027年)》《广西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等重要政策文件,将人工智能列为金融重点支持领域,引导金融资源强力汇聚。自治区党委金融办建立定期调度机制,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实地调研等方式,及时掌握政策落实情况,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金融惠企政策“组合拳”精准有力。《广西金融惠企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实施后,金融惠企财政贴息政策精准直达人工智能企业。方案实施以来,金融机构累计向科技型企业投放贴息贷款48.60亿元,降低融资成本0.58亿元,有效破解人工智能企业“融资贵”难题。
资本市场建设同步发力。广西设立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金,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营,吸引社会资本投向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自治区党委金融办联合交易所、券商开展专项辅导培育,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人工智能企业对接科创板、创业板、新三板及区域性股权市场,畅通企业上市融资通道。
保险保障体系持续创新。广西保险业围绕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保护等环节,探索建立涵盖研发风险、财产责任和知识产权的多层次保险服务模式。中国人保财险广西分公司推出“科技研发+知识产权+传统财产责任”一体化保险方案,今年成功落地科技研发转化保险、知识产权申请费用损失保险等新型产品,为处于成果转化关键期的人工智能企业提供了有力的风险屏障。
2 产品创新破壁垒
精准服务促发展
针对人工智能企业“高技术、轻资产、长周期”的特点,广西金融机构突破传统信贷依赖抵押物的模式,推出一系列契合产业需求的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
国家开发银行广西分行为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设立了共建“一带一路”专项贷款、人民币融资窗口专项贷款、中国—东盟东部增长区合作专项贷款等多类专项贷款产品,基本覆盖广西与东盟人工智能合作的各个领域。其中共建“一带一路”专项贷款不设额度限制,截至2025年6月末,广西累计发放“一带一路”专项贷款445亿元、人民币融资窗口专项贷款218亿元。
交通银行广西区分行着力破解产业链供应链中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借助可拆分流转的电子债权凭证,做大产业链“秒放”业务,加速企业应收账款快速变现。同时,该行创新推出“离岸直贷+外汇套保+便利化”等业务模式,为广西科技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作为广西人工智能企业“出海”的先行者,润建股份有限公司在东盟国家合作建设智慧园区,由此催生了对外投资、跨境融资、结算汇兑等方面有多元化的需求。交通银行广西区分行创新推出“离岸直贷/境外贷款+外汇套保/小币种汇兑+数字货币桥”等汇、兑、融一体化服务方案,为人工智能企业量身定制“出海套餐”。
“从便利跨境结算,到提高汇兑效率,再到扩大融资来源,交行方案为我们提供了跨境结算融资新模式。”润建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说,一方面可以通过数字货币桥直接用人民币交易,无需通过美元汇价折算,成本更低、风险更小、效率更高,为项目运营降本增效;另一方面,离岸贷款帮助公司解决了境外融资难、贵、慢的痛点。
广西北部湾银行将金融支持人工智能发展作为“头号工程”,持续优化科技创新重点领域金融供给,聚焦科创企业需求,打造科技特色支行,创新推出智企贷、科企贷、知识产权质押贷、数据资产质押贷等专属信贷产品,将企业算力规模、先进算力设备、自主研发大模型等纳入核心授信考量,助力企业“知产”变“资产”,赋能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成长。
截至2025年6月末,广西北部湾银行科技贷款余额超290亿元,较年初新增42亿元,增速超17%,近3年复合增速近70%。此外,该行还率先发行全国首单区块链科技创新债券15亿元,为科创企业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专项支持科创领域产业转型升级。
3 聚焦科技建平台
产业集群显效应
广西以科技创新为引擎,高标准建设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打造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以“一节点两板块多分中心”为布局,依托南宁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构建起跨境数据流通“高速公路”。目前南A中心已建成超5000PFlops算力集群,算力利用率达75%,成为东盟国家训练人工智能模型的重要基地。
金融支持是“南A中心”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广西北部湾银行在项目攻坚关键节点开辟授信审批绿色通道,高效为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展示中心升级改造项目授信7500万元。与南A中心运营管理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设立金融服务站点,实现对首批40家签约企业100%对接。积极承办“智汇南A共融未来”人工智能项目路演暨政金企融资对接会,为签约企业提供精准化、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已累计为南A中心签约企业授信近6亿元。
当前,依托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优势,广西正逐步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交流合作的重要枢纽,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已初步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预计到2027年,广西人工智能相关产业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
未来,广西将继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出具有地方特色的金融支持人工智能发展之路,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更优服务,推动人工智能加速转化为助力广西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