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中国—东盟区域医药交易(集采)平台发布企业首单跨境线上交易和结算,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通过该平台完成了一单与新加坡方的交易。此举标志着该平台作为中国医药企业“出海”东盟、上合组织各国的通道已基本成熟。
该平台于今年1月启动,是面向东盟和上合组织国家开放的国际性区域医药服务贸易和结算平台,也是中国首个跨境区域医药交易平台。自治区医保局主要负责人介绍,平台至今已收录781种药品、1652类医用耗材和设备产品的实物图片信息,吸引114家中国头部医药企业和10家国外医药采购商进驻,形成“申请注册—完善信息—采购申报—交易撮合—结算配送”的闭环全流程。平台已具备时代性、权威性、创新性、服务性、开放性“五个特征”,备受国内外关注。
“平台是中国企业和东盟国家采购方之间的‘直通车’,为‘出海’企业提供了便捷的交易全流程服务。我们企业完成了首单与新加坡有关方面的交易,并成功供货我们生产的百令胶囊产品。”作为此次首家通过平台完成跨境线上交易的国内企业,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陈波介绍。
近年来,中国医药企业积极开拓东盟市场,把东盟市场作为“出海”首站,但贸易资讯、供应链、交易结算等方面存在的门槛,是企业面临的难题。“该平台提供了便捷的线上展示服务和便捷的结算渠道、稳定的跨境物流配送,解决了医药企业出海面临的贸易资讯、供应链、交易结算等问题,通过参与平台组织的活动,企业收获广泛关注,也对市场有了更直观认识,坚定了出海信心。”陈波表示。
目前,有114家中国头部医药企业和10家国外医药采购商进驻平台。此次首单交易的完成,将推动更多中国医药企业通过该平台走向国际市场。自治区医保局主要负责人表示,平台建设面临着中国与东盟国家药品标准互认壁垒、信息互通不畅等挑战,但随着新质生产力发展、全国统一大市场逐渐完善及“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也成为国医药“出海”的难得机遇。下一步,广西将力争在创新平台高效运行机制,提供更高效、便利、安全交易撮合结算,推动面向东盟等双边多边医药规则互认,推动东盟医保医学医药专业语料库建设,推动实施更多“小而美”医药民生项目落地“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造福世界各国人民。(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黄玲娜 实习生姜敏思)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