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西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一带一路    |    魅力东盟    
书香跨越山海 ——广西出版谱写中国—东盟文化互鉴新篇章
2025-09-15 16:00:57来源:广西日报编辑:刘洋责编:刘洋

  2025年世界读书日,京族独弦琴的悠扬旋律回荡在广西东兴国门书店,中越青年共诵诗篇的琅琅书声与琴韵交织。当天,由广西出版传媒集团举办的以“书香连心桥·青春共未来”为主题的中越青年共读活动在这里举行。两国青年共诵诗篇、互学语言、体验剪纸非遗,让国门书店化身为跨文化对话的鲜活场域。

  书籍,这个文明互鉴最沉静也最有力的媒介,正以前所未有的频率穿梭于广西与东盟各国之间。正如广西出版传媒集团主要负责人所言,集团正依托紧邻东盟的区位优势,通过版权输出、国际合作、海外布局、平台搭建、文化交流等多元路径,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持续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与广西故事。

  近年来,广西出版深度融入国家战略,依托多层次、宽领域的出版合作机制,有力推动了中华文化与东盟国家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漓江出版社主导的“中国—东盟文学互译工程”实现关键突破,首期项目“中缅当代文学互译出版项目”第一辑已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第四届“一带一路”出版合作典型案例之“国际策划与组稿”典型案例;广西教育出版社打造的“东南亚国家语言辞书系列”和“东南亚国家语言学习图书系列”覆盖多个东盟语种,其中《新编马来语—汉语口语》不仅进入中马高校课堂作为语言课程指定教材使用,还作为文化交流礼品赠予马来西亚政府官员、高校代表及商界领袖,成为对外交流场合的“文化名片”;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泌语医谈》多语种输出项目的实施,将广西在健康领域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广泛传播至越南;广西美术出版社则以经典文化传播为重心,其“壮族神话传说少儿绘本”系列及《中国名画1000幅》成功实现版权输出至越南等国,切实推动中国文化走入东盟;接力出版社积极拓展东盟国家合作网络,通过组织少儿出版阅读论坛、图书版权交易会及联合创作项目,全面深化与东盟国家在少儿出版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在既有成果基础上,广西出版持续推进平台化、机制化建设,推动中国—东盟文化交流从项目合作迈向深度协同。通过中国—东盟文化产业研究院(广西未来出版研究院)与版权贸易服务平台协同发力,从战略研究到市场交易,全方位助力中国—东盟文化产业的繁荣与发展。2024年,先后设立版权贸易服务平台越南工作室、马来西亚工作室,新成立的广西教育出版社老挝代表处,成为国内在老挝设立的首家出版机构代表处。目前,该版权贸易平台已吸引147家国内外优秀出版机构入驻,上线图书3000多种,涵盖中文、英文及东盟小语种,并通过多场版权贸易活动,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文化互动从“交流”走向“融合”。这些成果不仅体现在平台与数据层面,更延伸至人与人的真实联结中。自2024年起,连续两年举办中国—东盟图书文化周,创新采用“国内双会场+东盟国家联展”的跨国联动模式,突破地域限制,整合产业资源,为观众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实现了区域文化交流的多点共振与协同传播。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听到了更多温暖而真切的声音——“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大家通过阅读建立起跨文化的理解与友谊。”参加中越青年共读活动的越南留学生这样说。从一本书的共读,到一套丛书的合作,再到一个区域知识共享系统的构建,出版正在成为中国—东盟民心相通中那条看不见却坚韧无比的纽带。它不高调,却深远;不喧哗,却有力。面向未来,广西出版将继续扮演好“文化码头”和“内容枢纽”的双重角色——不仅要做文明交流的推动者,更要成为命运共同体话语的书写者。

  正是这些看似微小的共读时刻、一本本互译的书籍、一次次版权的交接,在重大历史进程的缝隙中埋下了理解的种子,而它们终将长出枝叶,相连成林,构成中国—东盟之间那片愈加茂密的文化森林。(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季书弘)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