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南区新塘镇联创种养专业合作社工作人员在检查乳鸽生长情况。
早在20世纪80年代,贵港市港南区便有农户规模养鸽。近年来,该区将肉鸽养殖这一传统产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富民强区的农业特色产业,通过持续优化发展环境、强化要素保障,推动其从传统养殖向现代设施农业转型,逐步构建由龙头企业引领、标准体系支撑、品牌建设发力的发展格局,成为该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引擎。
1 精准招商 壮大产业集群
近日,港南区与广东永盛茂农业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永盛茂公司将在木格镇陆化村投资建设年出栏900万羽肉鸽养殖全产业链项目。项目占地约630亩,总投资约4.5亿元,主要建设现代化鸽舍、饲料加工车间、孵化室,配置自动化养殖设备,同步建设肉鸽屠宰厂、食品深加工厂,打造现代化的肉鸽养殖全产业链。
这是港南区推动肉鸽产业向集群化、标准化发展的又一务实举措。
立足肉鸽养殖传统,以及毗邻粤港澳大湾区市场等优势,2023年以来,港南区先后编制现代设施农业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和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发展规划,确立“三年打造年出栏2000万羽、广西最大肉鸽养殖基地”的目标。
港南区农业农村局局长韦永祥介绍,2023年以来,该区共签约肉鸽产业项目8个,总投资13.65亿元,设计年出栏规模3130万羽,预计今年可出栏820万羽。
新项目签约为产业发展增添了动力,促进已签约项目加快发展。
电锯声、机械轰鸣声……在木格镇广西宝鸽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00万羽肉鸽全产业链项目建设现场,推土机、挖掘机、压路机、土方运载车来回穿梭,鸽舍搭建、配套设施建设等多个施工面同步推进。
该项目于2月21日签约落户,5月19日开工建设,总投资2亿元,占地200余亩,预计年产种鸽15万对,年出栏乳鸽300万羽、鸽蛋100万枚,10月中下旬将引入首批2万多对种鸽。
“在港南区相关部门的高效服务下,项目施工进展非常顺利,整体进度已达70%,到9月中下旬,所有标准鸽舍、饲料仓、出鸽棚,以及鸽粪处理等环保配套设施将全部建成。”宝鸽皇农业公司总经理赵金宝介绍。
项目签约后,落地发展是关键。港南区区长殷崇勇介绍,该区成立产业服务专班,提供从洽谈、签约到开工的全流程服务,整合乡村振兴、财政、水利、自然资源等多部门力量,构建协同机制,从用地、水利、交通、资金、技术指导等方面形成闭环,力促项目快开工、快投产,推动城区肉鸽产业跨越式发展。
2 延链强链 做好肉鸽文章
“5分钟就能喝上这碗自热的当归黄芪鸽子汤……”8月28日,位于湛江镇的广西贵港吉丰肉鸽养殖专业合作社准时开启了产品直播。
合作社负责人杨育权介绍,此自热产品是合作社延伸肉鸽养殖产业链开发出的新产品,每月在线上销售3000多罐。
自父辈起家里就开始养殖鸽子,到2012年自己接班,杨育权想为当地传统肉鸽产业带来改变。“经过这么多年发展,目前合作社养殖种鸽17万对,年出栏肉鸽380万羽,要想提高鸽子的附加值,必须向精深加工发展。我们正在打造养殖、屠宰、深加工、线上线下销售的产业链,为肉鸽产业现代化发展助力。”
位于湛江镇的广西鹤鸿农牧有限公司采用双层楼房式大棚养殖,配置了自动喂料机、饮水机和清粪机,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使用自动化设备,饲料耗损可降低30%,一人可管理一栋鸽舍。”公司总经理徐创介绍,项目计划建设养殖大棚60个,目前已建成20个、投产7个,存栏种鸽4万对,全部建成后,可养殖种鸽25万对,年出栏肉鸽600万羽。
湛江镇肉鸽养殖规模占港南区的70%,今年上半年,该镇富硒鸽产业综合产值约9655万元,同比增长33.2%。“要做好肉鸽文章,我们还需要打造区域品牌。”湛江镇党委书记吕高俊对肉鸽产业发展心中有数:依托“广西养生养老小镇”、富硒土壤等独特优势,打造富硒品牌,提升肉鸽的市场竞争力。
港南区通过延伸产业链条,深化三产融合,发展壮大肉鸽产业,计划在湛江镇、东津镇、木格镇各建1个肉鸽繁育基地,同步推进标准化、智慧化养殖,通过培育产业集群,拓展精深加工,打造区域品牌,将肉鸽产业打造为推动区域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预计到2026年肉鸽产业单列统计后,年产值可达6亿元,占一产比重由2022年的0.12%提升至9.4%。
3 联农带农 促进乡村发展
“咕咕咕……”8月27日,步入湛江镇芦山村村民周衍忱的养殖场,未见鸽影,先闻鸽声。场内,一排排鸽笼整齐排列,每层划分为多个独立套间,每个套间里住着羽翼鲜亮、体态丰盈的一对种鸽。
周衍忱介绍,他与合作社签订了协议,由合作社提供养殖技术、饲料等支持,待鸽子出栏,他们再按照协议价格收购。“目前养有5000对种鸽,有技术员指导养殖,也不担心销路。”
湛江村村民周大有也与企业签约结对,将自家废弃猪棚改造成鸽舍,最初养了100多对种鸽,年增收约8000元。如今,其养殖的种鸽已有400多对。
群众受益是发展产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港南区发展肉鸽产业,除了带动村民养殖肉鸽,还提供了就业机会。
2024年,蒙村松木塘屯村民卢亚玉应聘到鹤鸿农牧有限公司,负责鸽舍管理,每月可领到3000多元工资。“因为要照顾家里,不能去外地打工,这家企业离家近,让我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增加收入。”
在港南区,肉鸽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
“农户可以通过流转土地收租金、鸽场务工领工资、基地培训学技术等方式增加收入。”韦永祥介绍,港南区建立了种鸽包供、饲料包赊、技术包送,联系用地审批、联系银行贷款,按协议回收肉鸽、鸽蛋的“三包二联一回收”共联机制。由吉丰肉鸽、鹤鸿农牧、业鸽科技3家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种苗、饲料、技术、销售全方位支持,带动周边50多户农户养殖,提供就业岗位500多个,促进村集体和农民增收1000多万元,实现以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产业发展,富民强区。“港南区正立足本地资源禀赋,构建集优质种鸽繁育、肉鸽规模养殖、屠宰加工到品牌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并将‘中国长寿之乡’的影响力和富硒土壤的独特优势融入品牌建设中,让富硒肉鸽产业集群化发展成为港南区的新名片。”港南区委书记陶建全说。(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周 珂 通讯员 刘志宁 朱汝芳 实习生 邱如琳 文/图)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