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西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一带一路    |    魅力东盟    
全国专家在邕共探食用豆产业发展路径
2025-08-14 15:59:24来源:南宁日报编辑:刘洋责编:刘洋

  原标题:“果园种豆”有何“玄机”?全国专家在邕共探食用豆产业发展路径

  8月10日至12日,由广西农业科学院、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南宁综合试验站联合承办的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十四五”聘期考评暨现场观摩会在南宁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食用豆体系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探食用豆产业发展路径。

  在武鸣区锣圩镇的沃柑果园里,葱茏的果树行间,铺展着丛丛绿色,小小的豆荚缀满枝头。南宁综合实验站站长罗高玲说:“这是‘幼龄沃柑+绿豆’间作模式。”

  为何要在果园里种植绿豆?“这些幼龄沃柑果树行间距离较大,可以在果园间作绿豆等豆类作物。”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陈新研究员表示,幼龄沃柑果树前3年没有效益,通过间作绿豆的模式,可以额外增加收益。此外,在这种模式下,各科作物根瘤菌可以固氮,把氮肥留在地里,利于沃柑果树生长。

  未来,该种植模式将以南宁为中心,向两广地区辐射,推广到邻近的越南、缅甸、柬埔寨等东盟国家。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也将和广西相关科研单位合作,把广西打造成中国南方地区食用豆研发、示范与交流中心(基地)。

  据悉,今年农业农村部将“玉米食用豆带状复合种植高效栽培技术”列为主推技术,并将广西作为南方地区研发中心的试验点,食用豆复合种植模式在广西率先取得成功和显著成效。(南宁日报记者凌剑伊 通讯员罗高玲 实习生覃婷婷)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