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商事法律论坛2025中国仲裁周南宁专场活动(以下简称“论坛”)将于9月下旬在广西南宁举行。本届论坛以“AI赋能区域法律数智化合作”为主题,旨在汇聚中国与东盟国家法律界和工商界的智慧与力量,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变革下区域商事法律合作的新机遇、新挑战与新路径,为深化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论坛将延续“高端化、专业化、务实化”的特点,围绕法律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在国际仲裁领域的应用、人工智能监管政策、法治护航数字经济发展等内容,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法律研究、法律服务、法律实践中的最新应用与发展趋势,交流在人工智能治理、数据隐私保护、算法透明度等方面的政策法规与实践经验,探讨如何完善适应数字经济特点的法律法规体系等。
经前期策划与争取,论坛期间预计将推动达成一系列具有实质意义的合作成果,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区域法律合作的“南宁渠道”:推动运行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和中国贸促会办公室商事纠纷“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机制试点(广西),启动广西知识产权数字化协同保护机制和“和为桂”商事纠纷多元化解云平台,签署一批国际商事法律协议,发布“人工智能+法律服务”应用场景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优秀典型案例和广西金融领域纠纷化解实务指南等,推动一批法律科技产品及应用场景在论坛上首发首秀,为国内外领先的法律科技企业提供展示平台,推动创新性的法律人工智能产品和解决方案在区域内首次发布或亮相,加速法律科技的应用普及。
本届论坛聚焦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规则探讨与合作创新,将进一步凝聚区域法治共识,推动制度型开放,提升法律政策的协同性与兼容性,为区域经贸合作的深化与繁荣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助力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据悉,中国—东盟商事法律论坛起源于2014年创办的中国—东盟商事法律合作研讨会,2023年正式升格为论坛。它是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常态化主办的唯一涉外法律类论坛,也是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会期举办的唯一涉法类论坛。十年来,论坛始终立足服务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致力于推动双方在商事法律领域的相互了解、交流互鉴与务实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签署《成立中国—老挝商事法律合作委员会备忘录》等机制协议,发布《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时仲裁指南》《RCEP成员国投资合规指南》《柳州螺蛳粉产业国际贸易合规手册》等成果性文件,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南宁国际商事法庭、中国—东盟商事仲裁协作中心、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东盟庭审中心、广西首批驻境外知识产权服务站、广西商事调解协会等涉外法律服务机构落地广西,搭建起一个以法律合作促进经贸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国际化、专业化高端平台,在推动规则对接、化解跨境纠纷、提升法律服务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 张燕 林小康)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