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西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一带一路    |    魅力东盟    
贵港平南:让“不动产”变“动产” “一纸证书”激活农业发展新动能
2025-08-23 00:43:01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林姗婷责编:刘洋

  近日,走进广西贵港市平南县的南部区域性水稻产业中心,只见一栋4层楼高的工厂建筑内,一排排先进的高端稻米加工设备已经进场,工人们正在安装调试,现场一派忙碌景象。在该中心的育秧工厂里,智能化育秧流水线有条不紊地运行着,上盘、喷水、覆土、码盘……全程实现机械化智能化。

贵港平南:让“不动产”变“动产” “一纸证书”激活农业发展新动能_fororder_1

建设中的二期厂房 摄影 林姗婷

  据了解,平南县南部区域性水稻产业中心位于广西贵港市平南县镇隆镇的福塘村,项目计划用地50亩,总投资约7000万元,计划分三期建设,是广西首家采用循环立体运动式育秧苗床、首家使用全自动供盘、码盘机械手的现代工厂化集中育秧中心。

贵港平南:让“不动产”变“动产” “一纸证书”激活农业发展新动能_fororder_2

平南县南部区域性水稻产业中心一期项目已建成投产 摄影 林姗婷

  2023年,面对平南县镇隆镇大量青年劳动力外出务工、部分耕地资源未能充分利用的现状,镇隆镇政府立足于深入调研和科学研判,积极与广西顺多利现代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对接合作,成功签约引进了科技种植农业南部水稻产业中心项目。这一举措不仅为当地农业注入了新的科技动力,也有力推动了土地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农业现代化转型。2024年,经测产验收,水稻生产示范基地每亩每年单产增产80公斤,为全县粮食增产增收提供有力支撑。

贵港平南:让“不动产”变“动产” “一纸证书”激活农业发展新动能_fororder_3

车间内的现代化稻谷处理设备 摄影 林姗婷

  2025年5月,贵港市自然资源局、贵港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印发《加大推进贵港市设施农业用地及地上农业生产设施权属登记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全面铺开贵港市设施农业用地及地上农业生产设施权属登记工作。

  了解到平南县南部区域性水稻产业中心的办证需求后,平南县自然资源局组织专业队伍深入企业开展指导服务,协调解决设施农用地备案审批及登记地籍调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优化登记流程,大幅提高登记办证效率,并于2025年6月25日为该企业办理了设施农业用地及地上农业生产设施的不动产登记。

  “不动产权证能够办下来,对我们企业而言,犹如一场及时雨,有效解决了企业的融资难题,对我们企业后续扩大规模、提高产能有很大的帮助。”拿到不动产权证后,平南县南部区域性水稻产业中心负责人朱伟宗激动地说道。

贵港平南:让“不动产”变“动产” “一纸证书”激活农业发展新动能_fororder_4

朱伟宗(中)领取不动产权证书 供图 平南县自然资源局

  当前,贵港市正加大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大设施农业用地及地上农业生产设施的权属登记工作,通过办理项目土地经营权、设施农业用地及地上农业生产设施权属登记,企业产权将得到进一步明晰,为企业扩大生产、提高产能、集资融资创造有利条件。

  得到政策惠及的还有平南县大新镇陈皮柑产业中心项目。该项目位于平南县大新镇大新村,由广西正丰现代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用地88亩,总投资1.2亿元,计划分三期建成,致力于构建陈皮柑全产业链示范项目,涵盖育苗、种植、精深加工、仓储物流及文化研学等领域。该项目于2025年5月27日也拿到了设施农业用地及地上农业生产设施的不动产权证书。

贵港平南:让“不动产”变“动产” “一纸证书”激活农业发展新动能_fororder_5

广西正丰现代生态有限公司领取不动产权证书 供图 平南县自然资源局

贵港平南:让“不动产”变“动产” “一纸证书”激活农业发展新动能_fororder_6

收果季时的陈皮柑加工现场 供图 平南县自然资源局

  “陈皮柑产业中心项目从2024年开始建设,预计到2026年竣工,目前一期已建成投产,大概投资了3000万元。”大新镇陈皮柑产业中心项目负责人卢健乾说,“如果三期全部建成后,将大幅提高平南县陈皮精深加工产能水平,推动平南县陈皮产业经济效益提升,届时产值将达到每年2亿元,预估税收达500万元,为当地提供超1000个就业岗位。”

  平南县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方案》印发的3个多月以来,平南县先后为3家企业办理了项目土地经营权、设施农业用地及地上农业生产设施权属登记。下一步,该局将持续完善不动产登记长效服务机制,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文林姗婷 植小敏)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