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西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一带一路    |    魅力东盟    
广西林草面积与质量“双提升” 连续16年每年植树造林规模超300万亩
2025-08-15 12:35:34来源:广西日报编辑:刘洋责编:刘洋

广西林草面积与质量“双提升” 连续16年每年植树造林规模超300万亩_fororder_8839597_dengzq_1755072857763_b

广西国有高峰林场国家储备林建设基地。(图片由自治区林业局提供)

  8月13日,记者从自治区林业局获悉,广西林草面积与质量实现双提升,2025年上半年,广西科学持续推进国土绿化工作,全区植树造林419万亩,同比增长14.98%,提前且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8月的清晨,百色市右江区永乐镇的山坡还笼罩在薄雾中,履带式植树机的轰鸣声已打破宁静。56岁的造林大户黄瑞强站在刚翻整的土地旁,看着机械臂精准种下一株株树苗,难掩欣喜,对身旁技术员说道:“这机械效率太高了,半天就能种100亩,20个壮劳力干两天都比不上!”在他身后的国家储备林基地内,3.2万株新苗已扎根生长,成活率较传统栽种方式提升近20%。

  油茶既是生态树种,也是富民产业。在田林县列屯村经低改后的八角林里,油茶树上桂满了果实。村民们正忙于锄草、喷施作业。村支书王甫生仔细盘算着:“低改后,油茶亩产从原来的水平提升至300公斤,收购价也从每公斤4元涨到7元,不仅节约了成本,而且亩产值也大大提高了。”

  而这一幕幕,正是广西坚定不移推进生态建设、强化生态资源保护、加速绿色产业发展的生动注脚。2024年,广西完成植树造林434万亩、石漠化综合治理50万亩,已连续16年每年植树造林规模超300万亩。

  不仅如此,广西积极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探索出“石漠化+珍贵树种”“石漠化+草”等多种“石漠化+”产业路径。根据2024年初步调查结果,相较于2021年第四次石漠化监测数据,广西石漠化、沙化土地面积减少4%以上,实现林草面积与质量“双提升”,水土流失面积与强度“双下降”。昔日的石山荒漠,如今化身片片生命“绿洲”,这些星罗棋布的绿色区域,正逐渐连结成更为壮阔的生态版图,为当地百姓带来更多福祉,推动广西在绿色发展道路上稳步迈进。(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王艳群 通讯员蒋正宪)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