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广西南丹县白裤瑶民俗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举办以“传承文化强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瑶年节”民俗活动,吸引各地游客前来打陀螺、赛铜鼓,感受白裤瑶民族文化独特魅力。
白裤瑶群众展示传统竞技项目“打陀螺” 摄影 高东风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铜鼓舞(南丹勤泽格拉)代表性传承人黎芳才展示铜鼓技艺 摄影 高东风
白裤瑶群众与游客一起进行“斗蛋”民俗活动 摄影 高东风
此次“瑶年节”活动丰富多彩,当地不仅举办国家级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区核心区铜鼓文化交流会,还在瑶望天下景区非遗街开办瑶乡农夫市集,展销乡村农特产品、手工艺品、传统服饰、服饰制作材料、特色小吃等。值得关注的是,国家级非遗项目白裤瑶服饰展览、黔桂两省(区)白裤瑶铜鼓友谊交流赛、黔桂两省(区)白裤瑶民族体育陀螺友谊赛等,吸引广大游客积极参与,极大烘托了白裤瑶“瑶年节”的文化氛围。
国家级非遗项目白裤瑶服饰展示 摄影 高东风
黔桂两省(区)白裤瑶铜鼓友谊交流赛现场 摄影 高东风
黔桂两省(区)白裤瑶铜鼓友谊交流赛吸引众多游客观赏 摄影 高东风
据了解,白裤瑶“瑶年节”(俗称“小年节”)承载着瑶族支系独特的文化记忆与精神信仰。每年农历六月三十前后,白裤瑶民众以家庭和村屯为单位,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与民俗活动,感恩自然馈赠,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村寨平安。(文 高东风 韦乐)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