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西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一带一路    |    魅力东盟    
上半年广西陆海交通基建加速推进 织路网 筑枢纽 畅通道
2025-07-22 14:01:38来源:广西日报编辑:刘洋责编:刘洋

上半年广西陆海交通基建加速推进 织路网 筑枢纽 畅通道

世界最大跨径独柱式三塔空间缆悬索桥——苍容浔江大桥顺利实现合龙。

上半年广西陆海交通基建加速推进 织路网 筑枢纽 畅通道

黄百铁路羊架河大桥进入上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本文图片均由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提供)

  盛夏七月,盘龙柳江特大桥合龙的轰鸣声还未消散,桂林至钟山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两安瑶乡1号隧道又迎来双线顺利贯通。一个个关键工程节点的突破,是广西加速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缩影。

  作为西部腹地与沿海的关键纽带,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正全面提速。今年以来,广西加速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其中,广西交通投资集团作为交通建设主力军,统筹推进29个高速公路、铁路项目建设,完成交通项目投资157.5亿元,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基础设施能级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1 重点工程撑起通道骨架

  走进西部陆海新通道标志性工程——黄桶至百色铁路那蒙澄碧河特大桥施工现场,机器轰鸣与建设者的身影交织成奋进图景,一场场攻坚战接连告捷。

  7月11日上午,随着混凝土缓缓注入大桥9号墩连续梁0号模板,黄百铁路广西段首个连续梁开始浇筑,桥梁工程进入上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今年以来,该项目全线已累计完成投资约27亿元。

  “建成通车后,这条国家Ⅰ级单线电气化铁路将有效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整体运输能力,西南地区货运交通版图的重要一段将补齐。”黄百铁路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甘裕新介绍说。

  向南望去,南凭高铁崇凭段正锚定年内开通运营目标全力冲刺。今年6月,南凭高铁崇凭段建设迎来关键节点,全线静态验收工作启动,进入通车倒计时。通车后,南宁至凭祥铁路将实现全线通达,两地通行时间将从目前的4个多小时大幅缩短至1个多小时,成为中国对接东盟的重要国际运输通道。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广西交通投资集团主导在建铁路项目累计完成投资85.66亿元,各项目建设蹄疾步稳:柳州至梧州铁路全线控制性工程——盘龙柳江特大桥实现高精度合龙,紫荆瑶山隧道顺利贯通,全线54座隧道已累计贯通50座。南珠高铁玉岑段抢抓施工黄金期,北流河特大桥无砟轨道底座板浇筑完成,项目全面进入无砟轨道施工阶段。

  2 高速路网拓展辐射空间

  上半年,高速公路建设同样按下“加速键”,复线建设及扩容改造工程全面推进,主通道辐射范围不断扩大。

  在桂东地区,苍梧至容县高速公路不断“刷新”建设进度条:世界最大跨径独柱式三塔空间缆悬索桥——苍容浔江大桥顺利实现合龙,绣江特大桥全桥实现贯通,交出满意的“年中答卷”。

  南宁至百色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项目控制性工程多点突破,金鸡滩大桥、田东右江特大桥、龙须河大桥、百峰大桥、那满互通等标志性工程已全面开工建设。

  桂黔交界处,乐业至望谟高速公路全线20座隧道全部贯通,广西在建第一高墩多跨连续刚构桥——乐望路雅长特大桥T梁架设完成。

  桂林至钟山高速公路两安瑶乡1号隧道双线顺利贯通,全力打造平安百年品质工程。百马机场高速、荔浦连接线公路等年内通车项目,正按时间节点有序推进。

  纵横交错的高速路与铁路干线联动成网,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辐射力深入八桂大地每个角落。

  3 “交通+”激活发展动能

  “我们正着力构建‘交通+’产业协同融合的生态圈。”广西交通投资集团副总工程师廖宏表示,集团重点推动人工智能在智慧交通、低空经济、智能制造、智慧物流等领域的应用,今年上半年累计获批自治区级科研项目15项,取得软件著作权47件,获得授权专利46项(含15项发明专利),11项新技术实现产业化落地。

  在产业协同方面,今年上半年,交投商贸聚焦高速公路、铁路项目货源组织与供应配送,完成改性沥青自主加工生产5580吨,为通道建设提供稳定保障;广西交投桂东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推广定制化路线,创新“以量保价”合作机制,签订年度50万吨型材发运订单,推动赤水铁路货场物流运力能级显著跃升,成为广西铁水联运主力军。

  今年5月,广西交通投资集团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合作,围绕重卡换电设施建设、绿色能源补给网络构建等领域,共同探索交通运输领域低碳转型新路径,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注入绿色发展动能。

  北部湾畔,巨轮穿梭,班列驰骋,西部陆海新通道正以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澎湃动能,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迈向新台阶。(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郭燕群 通讯员 龚树排 连 波)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