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广西第一次林草种质资源普查的有关情况。
新闻发布会现场 摄影 杨海健
据介绍,广西作为我国南方重要生态屏障,拥有得天独厚的林草种质资源禀赋。多年来,广西依托丰富的种质资源,育成并通过国家和自治区审(认)定林木良种370个,研发全球首株桉树三倍体,建成全国首批桉树太空育种试验林和首个罗汉松种质资源库,杉木良种材积增益较普通种提高29%~48%;油茶最高单产和平均单产接连取得新突破。目前,广西已建成林草种质资源库41处,其中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8处,自治区林草种质资源库33处,拥有全国最大的桉树基因库、最优良的杉木种源,松树种质资源保存数量居全国前列。
猫儿山种质资源调查 摄影 蒋日红
为全面摸清广西林草种质资源家底,2020年8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启动广西第一次林草种质资源普查试点,并于2021年4月全面铺开。本次普查实现了111个县(市、区)全覆盖,具有规模庞大、技术先进、调查深入等三大特点,并取得了多项重大成果:一是全面摸清种质资源家底,普查共登记优良单株及特异种质资源1.85万余份,首次全面掌握了广西林草种质资源的种类、分布与数量情况,为后续研究与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二是普查覆盖多种生态系统,面对山地、滨海、岩溶等复杂生境,普查团队采用现代技术实现了对特殊生境中零散分布物种的全覆盖,构建“天—空—地”三位一体的普查体系,此次普查共采集植物标本70101份、DNA样本12648份,采集并保存各类林草种子2293份;三是深度挖掘地方特色资源,在全国首创“专项调查+”模式,开展了62项广西优势资源专项调查,涵盖香料植物、传统特色木材、特色食用竹等领域,同步挖掘民间传统利用知识7800余条,为绿色富民产业发展拓宽了渠道。
樱花种质资源收集 摄影 谭孟青
“下一步,我们将强化普查成果运用,建设跨学科创新平台,打造木本粮油、特色香料等全产业链,持续深化资源保护、种质创新与产业融合,将资源优势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为加快建设现代林业强区提供坚实的资源支撑。”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巧玉表示。(文 蔡俊聪)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