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西艺术学院,身着民族服饰的机甲与学生同台走秀。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罗丹/摄
今年“三月三”不一样,全广西都有新看头。在广西三月三来临之际,连日来,从高校到中小学再到幼儿园,一场场独具特色的“民俗狂欢”在校园内上演。
云端接力,山歌对唱新玩法。连日来,多所高校、中小学、幼儿园通过短视频传播、新编山歌对唱等形式,让山歌对唱秀出活力范、时代范。3月26日,河池市金城江区实验小学携手香港德萃学校、百色市那坡县城厢镇第二小学,以线上联动的方式,进行云端对话,三地青少年跨越山海,同唱山歌,共话民族文化。3月25日,南宁市邕宁区江湾路小学一场别开生面的“人机对歌”活动引发关注,“老师扮演‘四大才子’对阵AI机器人”的创意视频经广西云-广西日报有关视频号播出后迅速破圈,播放量短时间破50万次。近日,广西日报教育部还推出了“三月三探校丨路人对歌挑战,你敢接吗?”新媒体策划产品,获多所高校师生关注与参与,相关视频在社交平台引发接力热潮。
载歌载舞,校园变身大舞台。3月27日,在北海市银海区实验幼儿园,身着民族服饰的萌娃们化身成“小阿牛哥”和“小刘三姐”,欢快地跳起竹竿舞、唱响山歌,互动瞬间将欢乐的氛围拉满;3月26日,融水苗族自治县苗家小镇小学全体师生在欢快的芦笙声中,手拉手围成一个象征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的同心圆,精神昂扬地跳起团结舞;3月24日,百色学院的师生们相聚而歌,欢快的歌声与跃动的舞步,吸引了外国留学生的加入,校园“最炫民族风”更有“国际范”。
科技赋能,激活传统新表达。3月26日,南宁市邕宁区直属机关保育院引入智能机器人与萌娃们对唱山歌、共同舞蹈,童趣十足;3月27日,在玉林市玉州区大北小学的民族文化民俗活动中,自带“光环”的7位特殊的朋友成为了全场焦点——机器人与机器狗联袂表演民族舞蹈,瞬间燃爆全场;3月27日,在广西艺术学院举办的“三月三”主题活动中,身着民族服饰的机甲率先登场,其结合了酷炫的赛博朋克风与民族服饰元素,与学生同台表演的节目更是吸睛无数。
沉浸体验,文化浸润扬自信。校园内,场景式、游戏化、竞技类等沉浸式民俗体验活动接二连三,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尽情体验多彩民族文化。穿戴绚丽多彩的服饰,来一场大展民族之美的走秀,自信展示民族文化的多元融合;制作漆扇、画风筝、绘铜鼓等传统民俗活动,在实践中体验民族传统技艺的魅力;配合默契的背篓接绣球、惊心动魄的踩高跷等趣味运动精彩纷呈、妙趣横生,孩子们全身心投入感受民族体育项目的独特之处;共享五色糯米饭、艾叶糍粑等民族特色美味,并在美食背后的故事分享中添上文化滋味。
据悉,3月31日至4月28日,全区教育系统将开展2025年广西三月三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主题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筑中国梦边疆情”。其间,每所学校开展1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展示活动,每所学校校领导开展1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报告,每个班级召开1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班会,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展1次民族文化传承展示或主题研学实践等节日活动,引导师生参加1次当地的节庆活动;小学低年级和幼儿园可结合学龄特点,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绘本阅读活动。(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罗琦)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