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西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一带一路    |    魅力东盟    
耕种趁时节 人勤不负春
2025-03-19 13:58:01来源:广西日报编辑:林姗婷责编:刘洋

耕种趁时节 人勤不负春

农民正在地里忙碌。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覃鸿图 通讯员吴杰/摄

耕种趁时节 人勤不负春

在合浦县常乐镇高标准农田,村民在给玉米施肥。林启波/摄

  春耕好景,人勤地丰。

  望着眼前一片平整宽阔的耕地,合浦县星岛湖镇洋江村村民陈运强的脑海中浮现种稻谷、花生、豆角的场景……一年的春种秋收,他心中已有盘算。

  这片平整的田地,有沟渠,有水泥路,是合浦县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片区。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民生工程。作为广西传统农业大县,合浦县抢抓2023年北海市入选全国6个整市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市之一的有利契机,早谋划、早安排,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如今,正逢春耕好时节,一片片高标准农田中,群众正开展春耕备耕工作,为全年粮食生产提质增效、稳产增收打好“耕”基。

  1 田畴平整 沟渠纵横

  记者走进星岛湖镇洋江村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片区,这里已不再是人们印象中的小块地、多田垄。极目远眺,田畴平整如砥,崭新而宽阔的机耕路在田间笔直伸展,能排能灌的沟渠纵横交错,宽广大田一片连着一片,犹如大地的调色盘。

  此时,大型机械穿梭在田间,农民们抢抓农时翻耕土地、培土覆膜,奏响春耕春种乐章。

  “以前这里都是细碎田块,东一块西一块,高低不平,灌溉不便,农机根本下不了田,种地效率低。”陈运强感慨万千,以前他家几亩田分散在好几处,耕种起来费时费力。

  变化,始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实施。

  高标准农田建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土地平整和小田并大田的问题。

  “有些人担心建设高标准农田后,重新分地时,自己抽到的那块地位置不好;有些人则觉得田地中间修了水泥路,有‘公摊’,自己的地变少了……”走村入户收集群众意见建议时,常乐镇镇长许坤本感受到了村民的顾虑。

  但这个困难必须要克服。比如,按照常乐镇莲北村2024年高标准农田改造4467.95亩的任务,其中小田并大田的面积2205亩,将近一半,牵涉群众很多,要逐一沟通。

  “虽然有一点‘公摊’,但建设高标准农田后,田地可以机械化种植,效率高,降低人工成本,收益反而会增加……”许坤本带着工作组到田间地头做群众思想工作,将群众“要我并田”的老旧观念打破,引导他们产生“我要并田”的新观念。

  “为村民答疑解惑后,大家慢慢地认识到建设高标准农田的重要意义。现在,看到田地这么平整,村民都很欣喜。”莲北村党支部书记张钦清说。

  “与普通农田相比,高标准农田建成后,永久基本农田田间道路通达率达到100%,灌溉保障率达到90%以上,大大降低了劳动成本,促进部分撂荒地复耕复种,粮食亩产平均提高50公斤以上。”合浦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婕妤说。

  2 联保包干 狠抓质量

  在常乐镇莲北村委大江口村一片高标准农田,施工方沿着田边建设了一条约2米深的排水沟,用于及时排水。以前,这片农田经常出现内涝。

  与排水沟交叉的是,3米宽笔直的田间水泥路。春耕时,农耕机械可以通过水泥路快速抵达田间,货车能运送肥料等农资;秋收时,也能及时将农产品运出,快速到达农贸市场。

  田成方、地成块、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这是合浦狠抓高标准农田质量的具体要求。

  同时,合浦县实施“高标准农田+大中型灌区改造+现代农业产业园+土地综合整治+和美乡村建设+设施农业+绿色农业”六大工程,让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为民、惠民的目标。

  2024年,合浦建设12.58万亩高标准农田,涉及党江镇、星岛湖镇、常乐镇等9个乡镇。

  “往年合浦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一般在2万至3万亩,2024年建设亩数翻了几倍,小田并大田更是首次推进。”陈婕妤说。

  为此,合浦县制定联保包干责任制,以项目区分片包片的形式推进,各片区乡镇、村委也分别制定了工作方案,实行从县、镇、村、组、队,以及业主、设计、施工相结合分片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创建“一村一专班”,保障项目高效、顺利推进。

  “科技发达了,现在动动手指头,就可通过现场打卡等手段,实时监督,狠抓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质量。”陈婕妤掏出手机,向记者展示高标准农田建设全过程“一张图”信息化管理系统。这是合浦县创新打造的“一张图”共享平台,可通过图斑套合、数据筛选、数据比对等功能,对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进行高效管理。

  合浦县创新出台政策,在全区率先对机耕道、水渠建设占用基本农田进行补划。

  高标准农田建设还将持续。2025年合浦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储备任务为9.5万亩,将选址在白沙镇、常乐镇、廉州镇等10个乡镇。

  3 规模生产 谋划产业

  记者在合浦县一处建好的高标准农田看到,一辆农耕车在田间来回穿梭。不一会儿,一大片地就耕好了。

  从弯腰插田到机器轰鸣,高标准农田建设让机械化种地成为可能,以规模化生产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目前,合浦县农机总动力69.58万千瓦,各类拖拉机1.2万台。

  得益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县2024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61.18%,主要农作物甘蔗、水稻、玉米、花生、马铃薯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73.64%。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84.12%,甘蔗耕种收综合机械率65.12%。

  星岛湖镇洋江村党支部书记王培章是当地水稻种植大户,他在洋江村承包了500多亩地,30多名村民在他办的农业合作社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建好高标准农田后,我们加快土地流转,吸引一些村民发展规模种植,土地不再撂荒了,农田成为农民的稳产田、高产田、致富田。”在提高高标准农田生产效益上,星岛湖镇副镇长卢春有了新想法,“今年下半年,我们将在建好的高标准农田之上,根据村民的土地流转意愿,有序推进‘稻+鱼’产业化种植项目。”

  在常乐镇莲北村,成片的大棚在田间绵延。

  何良是这片大棚的负责人,他说,莲北村高标准农田项目实施后,他通过土地流转,承包了300多亩的蔬菜大棚。“我目前种了120亩辣椒、100亩青瓜,带动周边70—80名村民就业,村民月收入接近4000元。”何良说。

  望着莲北村的高标准农田,许坤本有了谋划产业的进一步想法,“我们将吸引更多企业进驻,发展设施农业,特别是大棚种植,让农田里孕育出更大的机遇。”(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宾士雄 覃鸿图  通讯员 罗虹莉 徐 畅)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