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春耕备耕时节。近日,广西桂林市灵川县定江镇组织学生们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别开生面的“春田耕读 梦想萌芽”农耕文化研学活动,通过农具体验、劳作实践、美食制作等多元化形式,带领孩子们触摸农耕文明脉络,播撒劳动与梦想的种子。
老师跟孩子们在田间地头写生 摄影 阳海翔
在农具展览馆,老师化身“历史讲解员”,为学生们详细讲述了农具的发展历程,学生们则在现场近距离观察了锄头、犁、耙等传统农具的演变历程,并通过实物操作演示,了解农具在春耕秋收中的重要作用。随后在农场菜地里,学生们化身“小农夫”,在志愿者们手把手教授下,挥动小锄头,培土、翻地、挖野菜,体验农耕的乐趣。而一旁的油菜花田中,热爱绘画的孩子支起画板,用画笔记录下同伴弯腰劳作的身影。
学生们体验挑水桶 摄影 阳海翔
志愿者和学生们一起翻地,体验农耕文化 摄影 阳海翔
“我第一次用锄头翻土,手心都磨红了,但看到自己翻种的土地整整齐齐的,我感觉特别有成就感!”灵川县定江镇莲花小学学生黎子涵说。
“现在的孩子很少接触农耕,很多学生连韭菜和麦苗都分不清。这次活动把课堂搬到田野,他们亲手摸农具、流汗种菜,比书本上的‘珍惜粮食’说教更直观。”灵川县定江镇莲花小学教师李丽萍表示。
农家院内也是热闹非凡,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学生们通过揉面、包馅、搓圆等步骤,一个个软糯清香的青团在手中逐渐成型;另一组则推动石磨研磨黄豆,体验“卤水点豆腐”的传统技艺。“艾草是我们亲手摘的,和超市里的不一样,有青草的味道,回家我还要教爸爸妈妈一起做青团!”灵川县定江镇莲花小学学生唐梓萱说。
学生们体验磨豆腐 摄影 阳海翔
老师教学生们识别野菜 摄影 阳海翔
此次研学活动,不仅让学生们走出校园,亲近自然,更让他们在实践中了解了农耕文化,培养了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这次活动是‘农耕文化进校园’的创新尝试,通过‘研学+实践’模式,让孩子们在劳动中感悟‘一粥一饭来之不易’,在传统技艺中体会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灵川县定江镇人民政府副镇长何玉秋表示,未来,定江镇将继续挖掘本土农耕资源,打造文旅融合的特色研学品牌,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活力。(文 阳海翔 汪蓉 盘启琼)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