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秆打捆机在高效工作。黄海武/摄
广西优越的水热条件十分适宜农作物生长,具有丰富的秸秆资源,年秸秆产生量2500万吨左右,收集量为2100万吨左右。近年来,广西发力秸秆高值化利用,让“变废为宝”更有含金量。
都安瑶族自治县依托畜牧养殖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秸秆饲料养殖肉牛、澳寒羊。建设专业机收离田作业队伍23支,作业面覆盖全县;扶持秸秆加工企业23家、建设乡镇粮改饲中心加工厂19个,基本实现了县有加工基地、乡有加工厂、村有加工点的格局;在19个乡镇扶持建立612个牛羊养殖点,实现牛羊产业全覆盖,牛羊养殖量位居全区第一。
天等县结合肉牛养殖产业基础和优势,精准打好“三个层级抓落实、三项政策抓激励、三重主体抓收储、三道技术抓增值”四套组合拳,促进“秸秆养畜”工程创新推进,全县肉牛年饲养量达13.91万头,养殖增速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柳城、覃塘、钦北、扶绥等县区以秸秆和其他农林废弃物为原料,发展生物质发电产业,年均经济效益达千万元;河池市宜州区引进广西五和博澳药业有限公司,利用丰富的桑枝资源提取制作“桑枝总生物碱片”,年处理桑枝约2万吨,药品价值约15亿元。
近年来,我区把开展秸秆综合利用作为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农业生态保护、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通过行政推动、政策驱动、项目带动、产业促动、部门联动等有效措施,在水稻、玉米主产区逐步构建了“农民送—主体收—企业用—政府补”的链条式利用模式,离田利用基本形成了以饲料化利用为主、燃料化利用为辅、其他产业协同发展的多元化综合利用格局。(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莫迪 通讯员苏莹莹)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