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西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一带一路    |    魅力东盟    
广西农作物秸秆利用迈向多元格局
2022-07-20 10:20:35来源:广西日报编辑:韦欢责编:刘洋

  7月18日,记者从自治区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站获悉,我区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大力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从分散小规模逐步迈向分区规划、连片作业、集中收储、多元利用的发展格局。目前,全区秸秆利用率维持在86%以上,其中直接还田率占比较上年降低13个百分点,离田利用率稳步上升,达28%左右。

  据介绍,我区通过项目扶持培育了一批有大型机械作业、离田收储的主体,逐步形成平原地区以大机械大规模大作业为主、丘陵山区以小农机作业和农户自收自集为主的秸秆离田收储局面。横州、宜州、忻城等部分重点县(市、区)玉米秸秆离田利用率达80%以上,基本实现全域全量利用。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集成了秸秆十大利用模式和肥料化等六大类集成技术体系,编印《广西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汇编》,指导各地因地制宜推广应用;“秸秆综合利用集成技术”被列为2021年度广西农业主推技术之一在全区推广。“秸秆—饲料”加工模式和“秸秆—饲料—肥料”种养综合模式在玉米产区被广泛应用,饲料化利用成为我区秸秆离田后的最主要利用方式。

  我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结构不断优化,逐步形成了以饲料化利用为主,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为辅的发展格局,多元利用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大、从大到强,推进全区秸秆离田利用率逐年稳步上升。其中,横州市、柳城县、龙州县等地打造了一批年产值亿元以上的秸秆饲料化利用产业;宜州区、钟山县、灵川县等地通过秸秆基料化利用发展了秀珍菇、黑木耳、灵芝等食用菌产业。(广西日报 记者/陈静 通讯员/苏莹莹)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