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打响特色农业“富硒牌”
全区开发富硒面积126万亩,认定富硒农产品663个
柳城县古砦仫佬族乡是我国唯一的仫佬族乡,近年来,该乡大力发展富硒水稻特色产业,打造现代粮食产业核心示范区,助力仫佬族群众增收致富。 黎寒池/摄
全州县枧塘镇是盛产优质富硒葡萄地,年产葡萄100万吨以上,已成为当地群众致富的特色产业之一。图为枧塘镇芳塘村村民在采摘富晒巨峰葡萄外销。 唐广东/摄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充分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高山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富硒茶产业,打响茶叶品牌,带动村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图为该县宝坛乡宝坛社区茶农在制作新茶。 廖光福、韦如代/摄
应用富硒提质增产增效技术后,茶青每亩从430公斤提升到510公斤,一等茶叶平均售价从1000元/公斤以上提升到3000元/公斤左右。9月26日,桂平市西山碧水茶园有限公司茶商有感而言:“茶园还是那片茶园,只因有了‘富硒牌’,茶品质提升了,企业效益也翻了一番。”
广西富硒农产品开发办公室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广西开发富硒面积126.84万亩,已有663个农产品有了富硒“身份证”,广西特色农业“富硒牌”已唱响大江南北。
自治区土肥站专家介绍,硒是人类必需的重要元素,广西有37个“长寿之乡”,居全国第一,均为富硒之地。当今全球有42个国家和地区共20多亿人缺硒。食用富硒农产品是安全有效的人体补硒方法。
广西在99个县(市、区)开展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中发现,富硒土壤面积达到1.14亿亩,居全国首位。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发为产业优势?自治区主要领导提出,要打好“富硒牌”,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助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2012年,自治区农业部门印发了《关于大力开发富硒农产品的意见》,之后又把富硒农业纳入广西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品种品质品牌“10+3”提升行动,提出了打造中国“富硒农业之都”的目标。
这些年来,广西在全国率先制定了富硒农产品地方标准30多项,率先开展省级富硒农产品认定工作,财政不断加强对发展富硒农产品的支持力度,一年一个台阶,逐步把广西富硒农业做大做强。
到2023年,广西已累计建立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2397个,发动580多家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参与富硒开发,富硒农产品产量达103.3万吨。贵港市、浦北县、博白县先后获得“全国富硒农业示范基地”称号,玉林市提出的打造“岭南硒都”、崇左市提出的建设“富硒牛都”均有序推进,桂东南、桂北、北部湾沿海等三个富硒区域基本成型。
为打响特色农业富硒牌,广西多年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富硒农业发展大会暨富硒农产品博览会、恩施硒产品博览交易会,参评北京国际富硒农产品暨功能食品博览会以及广西名特优农产品交易会,多年在贵港市举办富硒农产品交易会。至今,广西共有46个富硒农产品被评为“中国名优硒产品”“中国特色硒产品”,42个被评为“广西名优富硒产品”。
据悉,目前广西富硒农产品认定涵盖了9大类60多个品种。其中,一大批产品获得“中国富硒好米”“中国富硒好杂粮”“中国富硒好茶”等称号的富硒产品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和信任。据广西富硒农产品开发办公室统计,仅2023年,广西富硒农业综合产值达107.1亿元,带动16万多农户户均增收2800多元。(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唐广生)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