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消息,科研人员在广西龙州县一处地下溶洞发现一种白色盲鱼,基于形态学与分子系统生物学研究结果,确认该鱼类为新物种,并以其发现地将其命名为“龙州中华喀鳅”。
龙州中华喀鳅 摄影 周佳俊
这一研究成果于2024年5月27日由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南宁师范大学等单位科研人员联合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动物系统学与演化》上。
据了解,中华喀鳅属隶属于鲤形目,条鳅科,是一个2023年建立的新属,为中国特有属,已知分布在珠江和流域的广西中西部和北部,贵州南部地区。本属鱼类均为典型洞穴鱼类,这是一种特殊的生态类群,它们长期生活在洞穴水环境,并具有易辨识的特殊适应性形态结构,如眼消失,身体透明等。然而,科研人员指出,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等影响,对环境变化极为敏感的洞穴鱼类大多面临很高的灭绝风险。
目前监测表明,龙州中华喀鳅仅栖息于中越边境的左江流域溶洞地下河中,分布范围极其狭窄,种群数量稀少,保护这些珍贵而独特的洞穴鱼类物种,对于了解岩溶地貌区物种演化机制和保护生物多样性资源有着重要意义。
“龙州中华喀鳅这一新物种的发现,证明龙州这片区域是我国甚至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之一。”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社区宣教科科长农正权说,往后还需要联合各科研单位以及高校等各方面力量,持续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保护与监测。(文 黄华江)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