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西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一带一路    |    魅力东盟     |    舆情智库
广西印发“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 南宁将打造面向东盟的国际物流枢纽
2022-09-02 10:16:33来源:南宁晚报编辑:韦欢责编:刘洋

  现代流通体系既是国内大循环的基础架构,也是国内国际双循环必须借助的市场接口,在高标准市场体系、高水平大循环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广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日印发《广西“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打造南宁等一批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构建有序高效的现代流通市场;补齐生鲜农产品“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短板;农产品、食品、药品、疫苗等重要产品建立来源可追、去向可查、责任可究的全程全链可追溯体系。

  《规划》提出到2025年,广西现代流通体系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流通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流通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提升,交通综合承载能力和金融信用体系支撑功能明显健全等主要目标。 

  区内快递48小时准时率争取达80%

  随着高质量发展进入攻坚阶段,从产业体系升级、新发展格局构建等各方面都对现代流通体系提出更高要求。

  《规划》提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十四五”期间年均增长8%左右,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达到1200亿元。

  5个以上物流枢纽、3个以上冷链基地列入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

  区内快递服务48小时准时率达到80%。国家级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2个以上。

  重点打造南宁为战略链接核心城市

  根据《规划》定位,南宁将发挥流通战略核心区的作用,重点打造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核心城市。

  围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功能,强化南宁在流通体系中的引领辐射、门户枢纽作用,大力发展现代商贸、智慧物流、总部经济、金融服务等业态。重点打造朝阳商圈、埌东-凤岭商圈、五象商圈三大核心商圈;创建国家物流枢纽经济示范区;加快建设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示范区和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南宁核心区。将南宁打造成为面向东盟的区域性流通中心、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面向东盟的国际物流枢纽。

  鼓励乡镇布局生鲜冷冻食品零售点

  现代物流对于降低流通成本、提升流通效率和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十四五”期间,全区将重点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运行体系。

  《规划》提出,优化全区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国家示范物流园区布局,持续推进南宁陆港型、钦州—北海—防城港港口型、柳州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等。支持南宁、防城港、玉林、百色、崇左(凭祥)等城市申报创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等。

  针对补齐生鲜农产品“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短板,鼓励每个乡镇至少布局建设1个生鲜冷冻食品零售网点,形成城市半小时、城镇1小时、农村3小时送达的冷链配送网络,满足城市居民2公里、城镇居民5公里、农村居民30公里以内冷链商品采购需求。围绕广西特色农产品、电子信息产品、机器人、精密仪器等高附加值产品,打造一批“次日达”“当日达”高铁物流服务产品,推动形成覆盖全区、融入全国的高铁快运服务网络。

  100%普通国道达到二级及以上等级

  交通基础设施是商品流通的重要基础和载体。“十四五”时期,全区将加强大运力省际和国际运输通道建设,完善区内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加快农村路网建设,促进各种交通方式高效衔接,实施提升交通运输流通服务能力重点工程。

  在大运力通道能力提升方面,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成渝地区至北部湾港口铁路、高速公路规划建设和扩能改造,推进西江黄金水道贵港至梧州3000吨级航道建设,推进云桂沿边铁路、公路规划建设和升级改造,建设平陆运河。

  围绕推进完善城乡融合交通网络,全区将实施高速公路拥堵路段扩容改造;拓展高速公路网,在全面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基础上,实现全区市与市、市与所辖县间有高速公路连通;推进全区普通国道干线公路提级改造,实现100%普通国道达到二级及以上等级。

  广西米粉茶叶等纳入追溯管理范围

  “十四五”期间广西将加大流通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力度,加快完善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着力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市场监管体系。

  重要产品追溯体系是我国在流通领域着力推动的重点工作之一。根据《规划》,全区将加快推进广西食用农产品、食品、药品、中药材、稀土、特种设备和危险品、疫苗和进口食品追溯体系建设,完善和拓展广西重要产品追溯管理平台、“八桂冷链通”等现有平台功能,把追溯范围扩大到米粉、茶叶等更多广西特色产品,突出进口冷链产品安全追溯;逐步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纳入追溯体系,建立来源可追、去向可查、责任可究的全程全链可追溯体系。(南宁晚报 记者韩沛 实习生农丽阳)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