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区明确今年防汛救灾工作重点 提升短临预报预警能力,完善应急响应和转移避险机制
4月19日,记者从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广西防汛救灾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针对即将到来的主汛期,我区明确今年防汛救灾工作重点,强化科技支撑提升短临预报预警、极端灾害防范应对能力。
据介绍,今年我区属气象偏差年景,防汛抗旱形势严峻。平均总降水量较常年同期略偏多,主汛期出现区域性、阶段性暴雨洪涝灾害的可能性大;我区处于极端天气多发频发的地区,极端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偏大。
防洪减灾体系不完善:大藤峡水利枢纽、洋溪水利枢纽等流域防洪控制性工程尚未建成,部分水库、水闸存在不同程度的病险,防洪基础设施依然薄弱。突发性灾害预警能力不足,特别是局地强对流天气导致的短历时、突发性暴雨洪水预报预警精准度仍需提高;基层防灾救灾能力不强。目前,我区的乡村电力、通信、道路等基础设施抗灾能力仍较薄弱,边远山区遇到极端天气很容易造成电力中断、道路冲毁、通信失联,救援救灾难以快速有效展开;基层应急机制磨合还不到位,特别是市县政府换届后,部分领导情况不熟,应急处置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应急指挥体系需要进一步理顺。
为此,我区明确重点认真做好今年防汛抗旱减灾各项工作:压紧压实防汛抗旱责任;强化防汛备汛工作,抓实做细各项度汛措施;科学调度水利工程,全力确保江河水库防洪安全;切实做好台风防御,高度重视城市防洪排涝;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统筹抓好抗旱保供水工作。
重中之重是提升短临预报预警能力,确保信息发布快速有效。聚焦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提升,强化科技支撑,不断提升暴雨、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精细化预报预警能力,重点加强3小时、逐小时的短时临近预警预报滚动订正分析,以更好应对极端天气和重大气象灾害带来的风险挑战。同时,确保信息发布的有效性,通过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以及微信、应急广播、电视等多种途径,快速有效地将预警信息传达到每一村、每一人。
在此基础上,完善应急响应和转移避险机制,提高极端灾害防范应对能力。健全完善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为先导的应急响应机制,进一步明确应急响应启动条件;建立直达基层的临灾预警“叫应”机制,确保既要“叫醒”也要“回应”;加强人员转移避险,特别是在面对城镇内涝、山洪地质灾害时,要应转尽转、应转早转,坚决避免群死群伤。(广西日报 记者/莫迪)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