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卫生计生监督所监督员在超市检查消毒措施落实情况。(周志访摄)
青秀区组织学校师生开展抗疫爱卫志愿服务活动。(银颂摄)
南宁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到宾阳县黎塘镇村屯指导生活饮用水污染处置工作。(黄超俊摄)
武鸣区综合执法二大队执法人员对美容美发经营场所开展监督检查。 (苏静摄)
江南区爱卫办组织开展“关爱母亲河,保护生态环境”创卫环境卫生大扫除活动。(黄莹摄)
如今,人们漫步于绿城各大城区会发现,道路越来越整洁,住宅小区、农贸市场旧貌换新颜,“四害”密度得到有效控制,城区面貌和整体形象明显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群众健康意识逐步增强……这一系列美丽蝶变,缘于我市抓实抓细抓好“里子”和“面子”建设,缘于爱国卫生运动的深入开展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有力推进。
完善组织机构 提高工作水平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迅速行动起来,按照全市创卫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的要求,认真对标对表,组建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并实施操作性、针对性、系统性强的工作方案,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把任务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部位和每一个人身上。
武鸣区党委、政府从成员单位抽调精干人员到城区指挥部办公室集中办公,不断充实壮大队伍,全力推进创卫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动员城区23个“美丽南宁·整洁畅通有序大行动”网格责任区的各网格牵头单位开展巡查及整治工作。
江南区根据《首府南宁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每月一评”考评情况通报》,由城区创卫办牵头,坚持问题导向,以点带面、举一反三,依托网格化管理责任制和“四包”工作责任制,认真落实整改工作;33个大网格和各小网格坚持每日安排专人,联合各片区保洁力量,重点围绕农贸市场、城中村、窗口单位、“五小行业”、市容市貌、单位社区、建筑工地等问题反弹高频区域,开展全面排查整治活动,一旦发现问题立即协调整改。
聚焦工作重点 推动整改提升
我市聚焦基础设施短板,落实市容环境“五大”专项整治行动,着力解决背街小巷、集贸市场、城市社区等点位硬件基础差、配套不达标、功能不完善的问题,补齐城市功能短板,塑造靓丽城市容貌。面对城市管理中的老大难问题,西乡塘区积极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实施精细管理,多次组织辖区各单位大力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今年1月至2月共开展环境卫生整治980次,清理卫生死角2957处。同时,加强对餐饮行业、市场、“五小行业”等重点场所的监管,对餐饮单位、食品加工店、熟食摊点等开展重点督查,强化餐饮业卫生管理,督促各市场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坚持规范与取缔相结合,加强对“五小行业”证照的管理,逐步改变无证无照经营状况。
为全面提升城市形象,让人民群众尽享优美的居住环境,良庆区强化行业监管,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文广体旅局、卫健局等单位针对食品行业“三小”、公共场所“四小行业”及网吧等服务行业存在的环境卫生“脏乱差”和证照不全问题进行综合整治,并成立5个工作组开展巡查整治。与此同时,强化窗口单位监督管理,督导城区政务中心、税务、街道和社区公共服务中心、车站等对外服务单位开展健康教育、“四害”消杀等工作,为广大群众营造干净、整齐、舒适的环境,进一步优化城市生态环境。
病媒生物防制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重视、专业技术人员努力以及社会各界密切配合。青秀区积极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对城区范围内的卫生死角逐一进行督查,做到整治无遗漏、卫生无死角,环境卫生整体得到提升,从源头上消除“四害”滋生场所。
强化工作措施 夯实工作责任
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美化市容市貌,切实改善人居环境,关系到每个市民的切身利益,需要所有市民的支持和参与。一直以来,我市各城区各街道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全面组织发动广大市民参与到创卫工作中来,提高监督、爱护、整治环境的自觉性,关心、支持、参与创卫工作,倡导文明,革除陋习,用实际行动为创卫增光添彩,形成人人参与创卫、人人为创卫出力的良好氛围。
除了对市民进行卫生知识宣传,市卫生计生监督所还履行卫生监督职责,不仅在内部加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业务培训,对市和城区(开发区)全体监督员、协管员讲解创卫注意事项,对公共场所“四小行业”、医疗机构、生活饮用水、职业卫生、学校卫生指标和现场要求进行详细解读,还面向酒店、商场、候车室、影剧院等重点场所经营单位举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暨卫生管理培训班,要求经营单位履行好主体责任,对照标准进行自查,主动整改存在问题。市疾控中心加强业务指导,派出10余批次专家到各城区、开发区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重点传染病防控、艾滋病防控、疫苗接种管理等调研指导,促进基层疫情防控能力提升和各项防控措施落实,进一步夯实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基础。
本报记者吴青华
本版审核:陈璐
本版统筹:周佳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