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南宁今年在建高速路项目里程再创新高
加快架构“三环十五射三横”高速公路网,提供高效便捷安全的交通运输保障
交通是城市发展的先行官。外通内畅的高速网络,不仅打开城市空间格局,为市民的出行带来了便利,同时也给南宁市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助力物流实现快速高效集疏运。近日,记者从南宁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自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以来,南宁市加快架构“三环十五射三横”高速公路网布局,相继开工建设了南宁至湛江、南宁吴圩至防城港等5条高速公路。2020年在建高速公路项目达到了13个,建设总里程达到600公里以上,在建高速公路项目里程再创历史新高。
前三季度交通运输固投增长16.2%
今年以来,南宁市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强枢纽专项组(以下简称强枢纽专项组)以项目建设为重要抓手,形成更多投资实物量,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的今年,强枢纽基础设施建设对于稳增长的重要拉动作用明显。据统计,1—9月,南宁市交通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2%,增速高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其中,铁路及轨道固投增速为15.8%,其他交通(公路、水路、民航)、邮政业固投增速为16.4%。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强枢纽专项组组建了重大项目复工工作组,紧抓重大项目开复工工作。疫情防控期间,南宁市将落实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措施作为项目开复工的首要条件,简化交通建设项目审批流程,明确实行复工承诺备案制办理规定,将复工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承诺书和防控责任书等材料报属地联合审核小组确认,材料齐全后即可复工,加快复工进度。
此外,强枢纽专项组还制定了服务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工作制度,及时掌握南宁市强枢纽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进展情况,查找和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协调项目所在县区政府在工人返工、建筑材料供应、施工车辆通行等方面做好保通保畅工作,破解重大项目复工开工难题,精准服务项目建设单位,有力推动了重大项目开复工。
今年前三季度,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已开工53个、开工率95%、年度投资完成率71.37%,其中相继开工建设南宁至湛江、南宁吴圩至防城港等5条高速公路。2020年在建高速公路项目共13个,年度计划投资突破100亿元以上,为实现稳投资、确保完成强枢纽年度工作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加快用地交付以保障项目建设用地
针对“区市共建”等项目征地拆迁任务重的难点,强枢纽专项组强化协调、主动服务,通过加大征拆协调力度,加强督促检查,以房拆、杆线、争议地、抢建抢种为重点,加快建设用地交付,尤其是控制性工程用地的及时交付,征地拆迁攻坚成效显著。
10月16日,在天峨至北海公路平果至南宁段建设指挥部,强枢纽专项组办公室组织隆安县、武鸣区、西乡塘区人民政府和广西百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召开工作对接会,协调沿线政府加快推进征地拆迁工作,为项目建设提供用地保障。
据统计,大塘至浦北、柳州经合山至南宁、沙井至吴圩、吴圩机场至隆安、六景至宾阳等高速公路征地拆迁工作基本完成;隆安至硕龙、贺州至巴马高速公路来宾至都安段(马山段)高速公路征地拆迁工作正在有序开展,预计年内总体完成90%以上。
10月27日,大塘至浦北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庙岭大桥T梁顺利架设完成,大桥全幅顺利贯通,标志着项目全面进入桥梁桥面系施工及路面层施工,为年底通车奠定了基础。计划明年7月建成通车的柳州经合山至南宁高速公路目前也正在紧张有序施工中。
拓展投融资手段推进高速公路建设
南宁市承担贵港至隆安高速公路、大塘至浦北高速公路、柳州经合山至南宁高速公路、隆安至硕龙高速公路等“区市共建”重大交通项目的征地拆迁资金筹措,但市县(区)财政资金紧张、资金筹措难。强枢纽专项组通过争取银行贷款、政府专项债券、财政预算安排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截至目前,在建“区市共建”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已落实26亿元,有力保障了项目征地拆迁的资金需求。
为顺利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完成工作任务,南宁市拓展投融资手段,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实施南宁二环(南段及吴隆路延伸段)高速公路项目,引入社会资本,缓解政府财政支出压力,为项目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资金保障,同时促进了投资主体多元化,形成可持续的资金投入机制,利于加快完善南宁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加快提升综合交通运输供给能力和服务品质。
南宁市还将继续创新融资模式,拓宽建设融资渠道,探索公路建设与产业基地、文化旅游、养老服务紧密结合的融资模式,以提高公路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降低公路对地方财政的依赖度,并促进与旅游、物流、互联网、新能源、金融等其他产业融合发展。
未来,南宁市将集中力量、突出重点、统筹推进高速公路建设,进一步完善以南宁为中心连接各地市和“通江达海、出省出边、衔接重要枢纽节点”的高速公路通道骨架,充分发挥高速公路对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带动区域合作的引领作用,当好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的先行官。(南宁晚报记者 廖欣 通讯员 李秩汇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