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宁明县爱店镇堪爱村新貌。严造新摄
花山脚下,耀达村游人如织,村民们开农家乐,制作出售旅游工艺品,改造老房子,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蔗海之中,甘蔗互助组破解了砍运难题,种蔗、养牛、种菇、加工肥料,群众在蔗区循环产业链中获益;爱店镇边境口岸,村民们加入边民互助组,从事边贸生意红红火火……时下,脱贫攻坚的决战冲锋号角响彻了广西中越边境宁明县的每一个角落。
宁明县地处广西西南边陲,属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和广西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5年底,全县共有贫困村52个、贫困户17562户、贫困人口71949人,贫困发生率18.9%。
为早日消除贫困,让边境群众过上幸福的好日子,近年来,宁明县以“拓荒牛”的精神啃下一块块贫困“硬骨头”,走出了一条可持续的、经得起时间考验边境贫困地区特色脱贫之路。
2016—2019年,全县53个贫困村脱贫出列,17405户72058人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23%;2017、2018、2019年连续三年扶贫成效考核荣获全区“综合评价好”等次,并荣获全区2018年脱贫攻坚先进集体;2019年4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批复确定为脱贫摘帽县并通报表扬。
图为中国爱店-越南峙马双边性口岸正式开通仪式。 宁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边民互助组助力兴边富民
“今天领到了100块钱,很高兴!”地处中越边境的广西宁明县爱店镇堪爱村浦何屯边民黎华高兴地说,边民互助组让他和家人有机会参与边境互市贸易,与以前相比,每个月多得一笔不小的收入。
宁明县地属南国边陲,与越南接壤,边境线长212公里,拥有爱店国家一类口岸和爱店、北山、板烂三个边民互市点。近年来,宁明县依托国家政策支持积极探索边贸互市发展方式,创新成立边民互助组,促进互市贸易引领脱贫。
得益于国家出台的优惠政策,像黎华一样的边民每人每天可交易8000元全免关税和环节税的货物。借助这个政策红利,当地党委、政府积极还推进互市贸易转型升级,创新建立独立自主的边民互助组,带动广大边民抱团参与边贸增收致富。
这种“互助组+贫困户”的互市贸易模式,解决了边民在市场交易中地位及能力普遍处于弱势的问题,发挥了互市贸易“真边民、真交易、真实惠”的功能,达到了“以强带弱,互助增收”的良好效果,让贫困边民成为互市贸易的“真老板”、得到了“真实惠”。
宁明县爱店镇堪爱村边民互助组组长黎光明说:“通过这个模式让我们更多的边民真正参与边境贸易,在家门口就能够实现经营创收,每人每天收入有100元左右,一个月下来大概能赚2000多元。”
截至目前,该县共在爱店、峙浪、桐棉、寨安等4个边境乡镇组建边民互助组13个,边民参与互市贸易日均贸易额400-900万元人民币左右,互助组组员日均收入40-60元左右。其中,爱店镇成立了堪爱、那党、爱店、兴邦等4个边贸互助组,参与边民1013人,其中贫困户370人;累计与中越商户签订16个采购、销售协议;每人每月可收入1500-2000元。
边民互助组的创新模式,已经成为当地边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图为村民们正在加工制作电子产品。宁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扶贫车间“制造”幸福生活
“在这里工作环境很好,还能照顾家庭,目前每月有两千多元的工资,很不错。”宁明县板棍乡上松村村民何吉成说,现在“扶贫车间”建在家门口,在村里就可以打工挣钱了,还不耽误照顾家里,很不错。
何吉成是板棍乡上松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他说,通过当地党委政府的推荐就业,其来到旭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蘑菇菌棒加工扶贫车间工作,主要负责将加工装袋好的蘑菇菌棒转送到消毒车间。通过自己的努力,他家目前已顺利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近年来,宁明县大力推进扶贫车间建设,许多像何吉成一样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贫困劳动力通过扶贫车间走上就业岗位,“制造”了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据统计,宁明县已建立扶贫车间共计100多个,涉及电子产品、农、林业产业等多个行业,全县通过扶贫车间建设,带动就业近万人。
在扶贫车间建设过程中,宁明县还探索出“厂房式”“居家式”“田间式”“混合式”4种扶贫车间模式,推动扶贫车间多样化发展。
在“厂房式”扶贫车间,贫困户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居家式”扶贫车间依托花山景区、温泉度假区、民族山寨等景区景点,引导周边群众利用农家庭院、民宅建设小微型扶贫车间,开发旅游纪念品、土特产等。“田间式”扶贫车间以“公司+基地+贫困户”的模式,组织贫困户发展甘蔗生产、肉牛养殖、鸡鸭养殖、林下经济等特色产业,增加生产性收入。“混合式”扶贫车间,引进企业在县城建立“母车间”,在乡镇建立“子车间”,通过鼓励企业在县城设立总厂、在乡镇设立分厂,吸纳群众就业。
图为群众在“爱心超市”用积分兑换、领取生活物品。宁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爱心超市”扶贫又扶志
走进宁明县明江镇利江村利瓜屯30余平方米左右的“爱心超市”,这里商品琳琅满目,油盐酱醋、电器、服装等日常生活用品摆放有序。与其它超市不同的是,店里每种物品都明码标“分”。
2018年来,为进一步增强贫困群众的脱贫信心和决心,广西宁明县创新“政府搭台、社会参与、百姓受益”的新型扶贫济困运作模式,充分吸引社会各方面扶贫力量,大力建设脱贫攻坚“爱心超市”。群众通过积分领取生活物品,有效激发了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提高了他们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满意度、认可度。目前,该县建立了162个村级扶贫“爱心超市”、2个屯级“爱心超市”、1个爱店“老乡家园”易地搬迁点“爱心超市”。
据负责管理爱心超市日常运营的利瓜屯党支部书记黄卫敢介绍,有了“爱心超市”后,由村委组织村里的党员评议员对全体村民的“爱心”进行评分和积分。例如,村民阮玉园把自家门口的广场打扫干净给予5分的积分,村民冯秀娟在“美丽广西”乡村建设中“五净一规范”达标、参加公益志愿活动获得10分积分,村民黄卫胜创业致富获得10分的积分。
黄卫敢还介绍,村民有助人为乐、发展产业致富、获评各级先进个人等情况的也有相应的积分。村民可以凭借这些积分,到“爱心超市”兑换所需的日用商品。
“众多的爱心汇聚成一股力量,大家变得关心集体、爱护环境、诚信友善、积极上进……” 在宁明县明江镇人大主席许晓艺看来,“爱心超市”在引导村屯树立文明乡风方面的作用很大。
“建立‘爱心超市’一段时间以来,村屯脏、乱、差的陋习有了很大改观,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明显增强了!”明江镇党委书记韦金洋如是说。
据统计,利瓜屯扶贫“爱心超市”运行以来,当地累计有100多名贫困户通过积分换取所需生活用品,及时解决了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困难,达到精准帮扶、滴灌帮扶。
扶贫先扶志。“爱心超市”在脱贫攻坚战中也发挥了较好的“扶志”作用,促进群众进行“角色转换”,贫困群众思想从“要我脱贫”变成“我要脱贫”。(陈燕、陆铁山)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