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广西要闻

一张靓丽的成绩单 广西农信社创新金融服务着力“支农支小”

2019-09-05 12:20:17 | 来源:金融时报 | 编辑:骆秋妤 | 责编:赵滢溪

  2018年上半年,广西农村信用社又交出一张靓丽的成绩单。截至6月末,广西农信社累放各项贷款1615亿元,其中涉农贷款1062亿元,小微企业贷款457亿元,为乡村振兴战略和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金融支持。

  近年来,广西农村信用社严格落实国家金融政策,坚持走出了一条条惠农富农和相伴小微企业共同成长的路径。

  创新农户小额贷款,缓解农民贷款难。广西农村信用社通过调整贷款额度、期限、条件、手续等措施,努力提高农村地区贷款满足率和覆盖面,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额度从原来的最高3万元提高到5万元,部分县域提高到了15万元,使更多农民通过小额贷款的支持发展生产、增收致富。

  创新支农模式,推进农民增收致富。广西农信社创新推出企业流动资金循环贷、贫困学生助学贷、库区移民权利质押“安心贷”等特色信贷产品。其创新推出的“快乐贷”“农贷易”“安心贷”产品被中国银行业协会评为“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二十佳金融产品”。

  创新担保方式,缓解企业担保难。广西农村信用社根据企业、行业的不同情况,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为企业量身打造金融产品,推出了农产品存货质押、林权抵押、土地经营权质押、未来收益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等融资担保方式,拓宽了龙头企业融资渠道。该联社还探索发展农村“三权”抵押贷款业务,大型农用生产设备、水域滩涂使用权、预期收入等抵(质)押贷款,把企业拥有的各种资产和权利转变为发展生产经营的“真金白银”。

  创新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广西农村信用社紧紧围绕自治区农业产业化“339”工程(即做强3个千亿元产业、壮大3个五百亿元产业、培育9个百亿元产业),结合贫困地区产业特色,重点支持制糖、酒精淀粉、茧丝绸地方优势产业,促进特色产业的开发和发展,支持糖料蔗、水果、秋冬菜3个“1500万亩”生产基地建设,为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务。

  积极参与“4321”新型政银担合作机制建设。目前,广西农村信用社已与全部14个设区市人民政府及当地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广西再担保有限公司签订了《“4321政银担”合作框架协议》四方协议,全区91家县级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已与当地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及广西再担保公司签订了《小微企业比例再担保业务三方合作协议》,有效解决了小微企业“担保难”“担保贵”问题。

  为配合自治区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广西农村信用社大力推进支持金融扶贫“百千万”工程,制订了对54个扶贫重点县、片区县贷款增速以及农户贷款增速不低于全区贷款平均增速的“两个不低于”工作目标,大力提高贫困地区贷款满足率和覆盖面。

  按照“贷款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的“四跟四走”工作思路,广西农村信用社紧紧依托地方资源禀赋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农户”等模式和订单质押贷款、产成品抵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以及农产品预期收入质押贷款等担保方式,不断加大林业、种植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水果蔬菜、光伏、旅游等产业扶持力度。

  结合广西农业产业化“339”工程建设,广西农村信用社充分发挥金融导向作用,结合贫困地区产业特色,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通过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和引导更多农户开展特色种养、订单农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提高农民收入。

  为了让移民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广西农村信用社加大了对移民搬迁户的信贷支持力度,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为农户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对于涉农贷款、小微企业贷款、民贸民品贷款等,利率优惠幅度最高达50%。

  近3年来,广西农信社在54个贫困县累计发放贷款2894亿元,截至2018年6月末,广西农信社已累计向52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贷款255亿元,惠及贫困人口200多万人。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