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广西要闻

2017年广西保险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增强 成效显著

2018-02-12 13:31:53 | 来源:广西新闻网 | 编辑:唐志强 | 责编:赵滢溪

  2017年,广西保监局在中国保监会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全区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围绕自治区“三大定位”和“五个扎实”新要求,落实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和深化金融改革三大重点任务,推动保险业回归本源,不断满足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行业回归本源,风险保障能力增强

  2017年广西保险业坚持“保险业姓保”,回归风险保障初心,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

  保险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全年实现保费收入565.1亿元,同比增长20.5%;共为全社会提供各类风险保障39.3万亿元,同比增长22.8%,约是广西GDP的20倍。其中,财产险公司为全社会提供风险保障18.2万亿元,同比增长33.5%;人身险公司为全社会提供风险保障21.1万亿元,同比增长14.8%。全年,累计赔付支出181.8亿元,同比增长14.4%。保险深度为2.77%,比去年提高0.47个百分点;保险密度为1157元,同比增长19.3%。

  保险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深化机动车商业保险改革,推动扩大机动车辆保险覆盖面,承保688.9万辆次,提供风险保障3.2万亿元,累计赔付支出67.9亿元。推动道路交通事故快处快赔机制全覆盖,在全区14各地市74个县,设立服务网点150个,全年累计处理事故案件9.3万起,处理事故车辆数17.2万辆,定损金额1.85亿元,特别是在春节和重大节假日期间,在主要高速公路区段建立快处快赔机制,有力维护了重大节假日正常交通秩序,得到老百姓一致赞扬,成为媒体和交通部门节假日宣传重点。推动重点领域责任险发展,服务政府管理创新,全年责任险提供风险保障1.1亿元,医疗责任险共为1263家医疗机构提供风险保障;食品安全责任险承保413家食品企业,保障了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民生保障能力不断提高。截至2017年底,人身保险累计有效保单2361万件,广西每2个常住人口中就拥有1件,长期业务年末有效保单1282万件,广西每4个人就拥有1件。大病保险继续为全区4600多万群众提供风险保障,全年赔付29万人次15.3亿元,个人最高赔付金额达70.4万元,个人税优健康险在南宁试点后全区推广实施。在南宁、柳州、桂林开展学平险改革,实行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保费减免和赔付倾斜政策,改革后的学平险意外死亡保额由原来2-3万提升至8-12万,提高近4倍,医疗补偿比例最高达到95%。小额人身保险承保1100万人次,超过2万人次获得7600万元赔付,进一步补齐民生保障短板。以承办政府购买服务形式,为全区27.5万低保、五保、民政优抚对象提供人身意外风险保障,3142人获得意外事故赔款333余万元。政策性房保险连续7年列入自治区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覆盖全区1578万间农房,支付农房损失赔款8726万元。同时,保险业还代收车船税17.2亿元,吸收就业超过20万人,为缓解就业压力,增加税收,提供了有力支持。

  区域保险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控金融风险指示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扎实做好保险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全年没有出现保险风险事件,没有发生一起因保险纠纷引发的群体事件。强化市场监管,重拳整治市场顽疾,依法从严从快处理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市场秩序有效好转。坚持为民监管,以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为监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打击侵害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亮剑”行动;建立广西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建成服务监督平台,建立健全全流程的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深入推进保险消费投诉处理工作,全年共处理保险消费投诉233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620多万元,有效保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明显提升

  2017年,坚持“监管姓监”,引导行业发展党和人民需要的保险业,立足广西实际,积极履行行业责任,在更高层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一)保险助推精准脱贫“广西模式”逐步形成

  发挥“输血”功能,托住脱贫底线。落实农业保险、大病保险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倾斜政策。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零门槛”享受农业保险保障,农业保险为超过50多万户次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风险保障66亿元。大病保险采取降低起付线和提高赔付比例的方式,提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大病医疗费用报销水平,起付线最低降至2750元,赔付比例上调10个百分点最高至90%,全年为近6万名贫困人口赔付医疗费用约2亿元,总体赔付比例在基本医保基础上平均提高了14个百分点。

  发挥“输血”功能,激发脱贫致富活力。通过提供风险担保和产业发展融资,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产业脱贫致富。扶贫小额信贷保证保险和借款人意外伤害保险累计帮助近5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获得贷款超过26亿元。推动人保集团投入12亿支农惠农资金支持广西脱贫产业发展,目前已在南宁、河池、崇左、贺州等4个地市落地,打造了“政府+险资+企业+农户+保险”五位一体保险扶贫模式。

  10月13日,广西保监局联合自治区金融办、崇左市政府在天等县召开广西金融保险扶贫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自治区副主席丁向群到会指导,并对下一步做好保险扶贫提出要求,在全行业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初步形成了“综合运用全方位保险工具,整合投入全系统保险资源,有力助推产业扶贫,有效解决深度贫困”保险扶贫“广西模式”。会后,各保险公司积极行动,征求总部资源向广西倾斜。经验交流会召开后,许多保险公司及时跟进,加大了扶贫工作力度。如人保集团、人保财险总公司开设广西扶贫保险产品开发绿色通道,人保财险广西分公司成立了扶贫事业部,专门负责保险扶贫工作;国寿集团增派总部人力支持帮扶县扶贫工作;安信农险联合太平洋产险拟投入50-100万资金用于支持广西贫困县的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和特种大病保险;新华人寿广西分公司向总公司申请扶贫资金和扶贫保险产品。

  广西保险服务脱贫攻坚品牌效应影响力不断增强,河池“政府+险资+企业+农户+保险”扶贫模式被国务院扶贫办选入全国金融扶贫工作培训班交流材料汇编,崇左“大病保险+小额保险”健康扶贫模式被国家卫生计生委作为“保险精准扶贫优秀案例”在全国推广,多个保险扶贫项目入选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保险精准扶贫先锋榜”。

  (二)服务“一带一路”重要门户建设取得突破

  落实自治区“三大定位”,主动融入沿边金融综合改革大局,为我区建设“一带一路”重要门户保驾护航。

  一是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力度成效显著。全年出口信用保险保障金额达41.4亿美元,协助企业融资超过13.7亿美元,对广西出口企业覆盖率达63.4%,对全区一般贸易出口支持约23%,有力支持了我区外贸发展。

  二是跨境保险服务创新稳步推进。2017年9月,经中国保监会批准,在凭祥口岸率先落实机动车辆出境综合商业保险制度,填补全国出境车辆商业保险空白,全年承保中越跨境机动车8051辆次,保障规模超4亿元。在崇左、防城港等沿边地市启动跨境务工人员意外伤害保险,全年累计承保跨境劳务人员4.5万人次,提供保障约80亿元,为中国—东盟劳务合作提供了保障支持。

  三是中国-东盟保险论坛成功转型。2017年9月,第三届中国—东盟保险合作与发展论坛成功举办论坛,从务虚研讨逐步向求实合作发展。来自自治区政府、中国保监会以及越南、泰国、孟加拉国、斯里兰卡、中国香港等东盟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的政府和保险监管机构负责人、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国保险学会、中外保险机构的代表就区域保险合作、偿付能力监管、网络安全、健康保险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对话交流。为服务中国—东盟经贸发展、支持“一带一路”建设奠定了合作基础。

  在保监会和自治区领导的倡导下,我局联合崇左市探索创建“一带一路”广西门户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探索在保险产品、服务、技术、市场、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先行先试,为“一带一路”广西门户建设提供全方位的风险保障。目前已邀请中国保险学会专家就总体方案开展了调研和初步评估,并向中国保监会领导进行了初步汇报。

  (三)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和实体经济发展多点开花

  围绕自治区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保险产品供给侧改革,为实体经济行稳致远提供保险服务支撑。

  一是险资入桂优化保险供给。2017年,保险资金在广西新增投资规模超过400亿元,主要投向基础设施、不动产、政府债券等与实体经济直接相关的产业和项目。泰康保险集团在南宁投资高端养老社区前期工作已启动,计划投资25亿元。

  二是农业保险助推农业现代化。农业保险提前实现自治区政府提出的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发展目标,为全区637万户农户提供1023.2亿元的风险保障,共有59.1万户次农户获得保险赔付4.4亿元。糖料蔗价格指数保险深化试点工作启动,覆盖十个县区,承保糖料蔗总面积50万亩,2018年1月31日,“升级版”首单正式签发。

  三是科技保险等新型产品助推动力变革。小额贷款保证保险支持110家次小微企业融资1.56亿元帮助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科技保险为6家科技企业的财产及高管人员和关键研发人员人身健康提供保险保障共计61.7亿元。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实现突破,为2家大型国企的5套重大技术装备提供了6682万元风险保障。

  四是责任保险助推效率变革。在持续做好养老机构责任保险、承运人责任保险、校园方责任保险全覆盖的基础上,推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顺利启动试点,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承保企业40家,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承保了195家企业,提供风险保障6.2亿元。(广西保监局供稿)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