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一部剧、一本书、一个展、一座城”——文化抗战长篇小说《阵地》新书分享会在广西博物馆举行。

分享会现场 供图 广西博物馆
据悉,小说《阵地》以1938—1944年桂林抗战文化城为背景,以生动的文字再现了郭沫若、夏衍、田汉等千余名文化精英在民族危亡之际,以笔为枪、以文铸魂的壮阔历史。该书由编剧钱林森与作家王剑平联袂创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入选“广西当代文学艺术创作工程三年规划(2025—2027 年)”。
新书分享会上,中国出版协会全民阅读工作委员会主任聂震宁,《阵地》作者钱林森、王剑平,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品征集部主任、“铸魂立心御外侮——广西文化抗战特展”策展人李霞,围绕《阵地》的创作背景、文化抗战的历史意义、文学与影视在历史叙事中的不同表达、以及如何让红色记忆在当代焕发新的生命力等议题进行了分享。

分享会现场 供图 广西博物馆
聂震宁指出,长篇小说《阵地》最大的价值在于全景式地描写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广大知识分子为挽救民族危亡而进行的文化抗战群像,“《阵地》不仅生动描绘了一批知识分子的抗战历程,更刻画了血肉丰满、立体多维的历史人物。书中每一个细节与故事都饱含力量,带给我持续的感动与惊喜。”
王剑平在分享中特别提到了前往桂林实地调查的经历。为还原历史现场,他不仅研读了上百万字的档案文献,更亲自前往桂林调研,在当年的战场遗址、老街巷间寻找岁月痕迹。这些实地探访让他跳出了纸堆,找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表达之间最动人的平衡。
李霞表示,在筹备“铸魂立心御外侮——广西文化抗战特展”的过程中,发现的许多珍贵史料,都与《阵地》的描写形成了深刻共鸣。例如,展出的一批桂林文化抗战时期知识分子使用的物件及照片——他们在敌机轰炸下坚持办报,在岩洞中授课,组织演剧队唤醒民众。这些正是小说里所描绘的“文化抗战群像”的真实写照,历史与文学在展览中相互印证,共同讲述着一代人在烽火中用文化筑起精神防线的动人故事。

“铸魂立心御外侮——广西文化抗战特展”正在热展 供图 广西博物馆
据了解,“铸魂立心御外侮——广西文化抗战特展”目前正在广西博物馆热展,共展出文物及资料146件(套)、珍贵史料图片300余张。“博物馆既是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本次《阵地》新书分享会在博物馆举办,意义深远。”广西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陶少艺表示,通过文化抗战长篇小说《阵地》新书分享会这一形式,将“铸魂立心御外侮—广西文化抗战特展”与图书通过特有的精神共鸣和价值内核紧密联系在一起,能为观众与读者搭建起触摸历史、传承精神的桥梁。
分享会上还举办了图书捐赠仪式,主办方分别向有关单位、高校、企业赠送新书《阵地》。(文 方俪颖)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