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西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一带一路    |    魅力东盟    
玉林牛尿圳的幸福蝶变
2025-11-06 14:10:23来源:广西日报编辑:刘洋责编:刘洋

玉林牛尿圳的幸福蝶变_fororder_8999522_lanm_1762228858002_b

南流江玉林市区段美丽风光。钟勇/摄

  “以前的牛尿圳,臭味熏天,我们每次走过都得绕道;经过整治后,渠通了、水清了,环境也变好了,大家来散步时,心情都舒畅了。”十月深秋暮色时分,玉林市玉州区城西街道办新团社区旁的西干渠(牛尿圳段)晚风轻拂,几位居民正带着孩子在渠边嬉戏,欢声笑语不断。

  自2023年西干渠(牛尿圳段)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启动以来,这条曾经“藏污纳垢”的渠道,历经截污纳管、清淤疏浚等综合整治,如今已实现黑臭消除、水质改善,成为周边近6万居民眼中的“幸福渠”。

  烦心:黑臭水体带来生活困扰

  西干渠(牛尿圳段)原为灌溉渠,进入21世纪后,随着玉林市城区扩容,逐渐演变为一段约1.7公里的城市内河。

  “新团社区附近有着大大小小上百家服装加工厂,常住人口加流动人口近3万人。早些年,由于牛尿圳未实现雨污分流,渠里的水发黑发臭,夏天蚊虫特别多,很多居民连窗户都不敢开。”近日,说起治理前的西干渠(牛尿圳段),新团社区居民委员会党总支部书记文超南依然皱紧眉头。

  他告诉记者,西干渠(牛尿圳段)作为玉林市城区重要的排水渠道,承担着周边多个社区、城中村的雨污水排放功能。随着城市发展,周边人口增多,生活污水直排、淤泥堆积等问题逐渐凸显,渠道水体慢慢变成黑褐色,散发的异味成了居民生活的“烦心事”。

  城西街道办玉豸村的村民,曾长期被西干渠(牛尿圳段)黑臭水体困扰。该村20岁出头的村民罗瑞斌回忆说,自他记事起,就见到家门口附近的牛尿圳上,经常漂浮着各种生活垃圾,散发出极度难闻的臭鱼味,家长叮嘱孩子们不要到渠边玩耍。

  督察:多方努力回应居民期盼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西干渠(牛尿圳段)的黑臭水体成为当地居民的一块心病。

  “我们曾接到过不少居民投诉,有的说孩子不敢在渠边玩耍,有的说自家阳台靠近渠道,一到夏天就满是臭味。”玉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市建设科干部梁倡彬说。他是最早参与该工程前期调研的人员之一。

  梁倡彬犹记得,2022年,团队第一次到现场排查时,穿着防水裤,踩着没过膝盖的淤泥和水,沿着渠道逐段查看排污口,“当时渠里漂浮着垃圾,污水顺着岸边的小洞往渠里流。排查完近2公里的渠道,身上的味道好几天散不去。”

  居民的期盼,现场调研的触目惊心,再加上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推动,让启动西干渠(牛尿圳段)黑臭水体治理工程的紧迫性愈发凸显。

  据玉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市建设科科长冯海明介绍,为提升居民居住环境水平,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2023年以来,玉林市将西干渠(牛尿圳段)黑臭水体整治列入“连心工程”项目,积极筹措资金,在做好西干渠黑臭水体溯源排查基础上,因地制宜采取截污纳管、清淤疏浚、垃圾清理等措施,对水渠黑臭水体进行整治。

  “清淤疏浚是这项工程中的难点之一。西干渠(牛尿圳段)沿途渠道中的黑臭淤泥大多数深达70厘米,而且周边有不少田埂和竹林阻隔,没有水泥路,这让清淤转运工作显得困难重重。”玉林市建筑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樊振强感慨。2023年9月清淤工作正式开始后,因渠道狭窄,大型机械无法进入。后来,在附近居民的齐心协助下,施工人员采用“人工+小型设备”的方式,奋战3个月,才一点点将淤泥挖出来转运走。

  据玉林市相关部门统计,截至2024年10月底,该项目已投资2800多万元,累计建设管网约2.68公里、纳管排污口73个,清淤疏浚约1.8万立方米,硬化平顺渠底约5000平方米。经检测,渠道水体黑臭现象已消除,水质达到《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中“消除黑臭”的考核标准,周边近6万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成效:生态之变 见证民生之暖

  近日,记者沿着西干渠(牛尿圳段)的起点走向终点南流江排洪闸处,沿途空气清新、整洁美观。

  “牛尿圳的黑臭水体整治好后,没有了以前的恶臭味,到沿线附近新团社区、玉豸村投资开店开厂和租房的外地人也渐渐多了起来,带动了部分原住居民的收入增加。”玉州区城西街道办副主任李云龙感慨。

  采访中,他和记者一行漫步在渠边,只见清水缓缓流淌,岸边草木葱郁,居民的笑声回荡在渠旁——这条承载着居民期盼的“幸福渠”,正以崭新的面貌,见证着玉林市的生态之变、民生之暖。

  黑臭水体整治后,生态改善、长效保持成为重点。

  “按照市里的整治工作方案,现在我们生态环境部门每个月都对西干渠(牛尿圳段)的水质和周边企业是否违规排放污水等方面情况开展巡查,如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方整改。”玉林市生态环境局综合科负责人郑东晓说。今后,该局还将联合当地有关部门继续做好黑臭水体治理后半篇文章,保障水体长治久清,共同守护好良好生态环境这一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余 锋 通讯员 韦善康)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