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专利赋力、AI赋能涉重金属污染防治暨关键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对接活动在广西南宁举行。该对接活动依托广西与国家知识产权局“省部共建”机制,通过专利转化、AI技术供需对接,推动广西涉重金属污染防治和关键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钱学明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活动现场 供图 广西市场监管局
对接活动以“专利赋力 AI赋能—知识产权助力涉重金属污染防治暨关键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专利技术转化运用与AI技术赋能,助力涉重金属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迈向“源头防控”,活动取得四大成果:
超百亿项目集中签约,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能。活动期间,组织20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累计签约金额超200亿元,涵盖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落地等多个领域。其中,中食世纪科技集团投资三个项目,实施地区尾矿治理及全量化资源利用等项目,投资意向签约金额超100亿元;中南大学、中国环境科学院、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高校、科研机构将与区内有关单位达成重要合作,助力区内涉重金属污染治理和关键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国银行广西分行与区内多家关键金属重点企业达成授信合作超100亿元,助力企业突破技术改造与规模扩张的资金瓶颈。
重大成果发布,涉重金属(含关键金属)+AI专利池赋能供需对接。全国首个“涉重金属(含关键金属)+AI专利池”将正式启用,通过整合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的核心专利技术,依托AI算法实现技术供需智能匹配,打破成果转化壁垒,推动专利从“纸上”走向“车间”,加速技术产业化落地。重磅发布《关键金属产业专利技术情况报告》及《涉重金属污染防治专利技术分析报告》,系统梳理行业前沿技术动态与知识产权布局,为产业创新提供精准导航。
院士专家共研,指引行业绿色发展路径。中国工程院相关领域院士、关键金属行业权威专家,以及全国有色金属重点高校院所、学会、科研机构、科技企业负责人等将出席活动。中国工程院黄小卫院士、段宁院士分别作主题演讲分享,分享各自在关键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清洁生产托举重金属污染防控领域经验见解和研究成果,就关键金属产业高质量未来发展路径提出有益意见建议。与会嘉宾将通过主旨演讲、圆桌论坛等形式,深入探讨AI技术与专利转化运用如何赋能污染防治技术创新,解析关键金属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为行业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提供战略指引。
创新驱动发展,构建涉重金属污染防治新模式。本次活动立足“专利赋力”与“AI赋能”双轮驱动,推动污染防治从传统“末端治理”转向“全链条防控+资源循环”的“源头防控”模式。通过专利技术转化运用与AI智能监测、分析系统的结合,实现污染源精准识别、污染过程智能管控、废弃物高值化利用,为涉重金属行业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解决方案,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当天,活动还发布了知识产权跨区域合作赋能关键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倡议,举行重金属污染防治与资源循环工程中心、关键金属产业知识产权创新联合体揭牌等,为广西从“有色金属之乡”向“绿色创新高地”跨越注入强大动能。
广西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对接活动不仅是专利转化运用与AI技术深度融合实践典范,更是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随着重磅项目落地、专利池启用及专家智慧凝聚,必将为广西涉重金属污染防治与关键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书写科技创新引领绿色发展新篇章。(文 周洁 黄柳波 熊康)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