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西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一带一路    |    魅力东盟    
2025年中国—东盟博览会绿色低碳展在广西南宁开幕
2025-09-18 12:18:34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林姗婷责编:刘洋

         9月17日,2025年中国东盟博览会绿色低碳展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国家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任勇,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陈亮等领导嘉宾出席开幕式。

2025年中国—东盟博览会绿色低碳展在广西南宁开幕_fororder_中国—东盟博览会绿色低碳展开幕式

中国—东盟博览会绿色低碳展开幕式 供图 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本届绿色低碳展作为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重要组成部分,以“数智赋能绿色发展 共筑中国—东盟低碳未来”为主题,是积极发挥中国—东盟博览会合作开放平台作用的有力举措。展会吸引了中国与东盟各国政府官员、协会组织代表、环保领域专家及企业家代表等齐聚一堂,通过展览展出、技术推介、项目签约等多元环节,全力搭建中国—东盟环保行业产能对接平台,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和高质量共建绿色“一带一路”注入新动能。

2025年中国—东盟博览会绿色低碳展在广西南宁开幕_fororder_中国—东盟博览会绿色低碳展现场2

中国—东盟博览会绿色低碳展现场 供图 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本届展会采取“1+3”模式,同期举办涉重金属污染防治与智能治理技术、水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环境综合治理技术等三场技术对接会。通过展示、交流、合作等方式,积极传播中国生态文明理念,赋能中国环保行业面向东盟发展,助力东盟国家环境治理,推动各方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融合。会上,广西百色市生态环境局、广西环保集团、德国PST公司、泰国皇家水公司、马来西亚拉曼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等28家国内外政府部门、知名企业、学校达成合作意向,进行正式签约合作。

2025年中国—东盟博览会绿色低碳展在广西南宁开幕_fororder_专业观众参观广西环保集团展区

专业观众参观广西环保集团展区 供图 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2025年是广西环保集团第六年承办中国—东盟博览会绿色低碳展,本届展会是历年中科技含量最高、装备链最齐全、融合度最全面的一届。展会首次创新“业务协同”和“融合参展”模式、“水土固气能”一站式展示绿色解决方案,紧抓“人工智能+环保”特点,将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融入其中,内容涵盖绿色低碳与智能环保、涉重金属污染防治与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固危废利用处置、水环境治理、环境综合服务等环保重点领域,区内外头部科研院所、专精特新企业携上百件传统产品以及70余项新产品、新技术亮相展会。其中,AI赋能环保产业发展的应用成为一大亮点,AI智慧安全用电平台、超轻量AI模型赋能的全场景实时多模态电力监控中枢、中国-东盟建筑能耗与碳排放智慧监管平台、广西危废管家平台、AI智能风机爬筒巡检机器人等一系列创新成果,展示了人工智能在环保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此外,无人驾驶清扫车、智能采样监测无人船、智能油桶、嗜酸硫酸盐还原菌菌剂、除铅镉纳米吸附剂、全氧燃烧、AOA工艺、量子点光谱传感等先进环保技术、设备和产品也纷纷登场,令人目不暇接。

2025年中国—东盟博览会绿色低碳展在广西南宁开幕_fororder_中国—东盟博览会绿色低碳展现场1

中国—东盟博览会绿色低碳展现场 供图 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据介绍,中国—东盟博览会绿色低碳展是响应自治区党委、政府“要以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号召的具体实践。展会通过汇聚各方资源,整合优势力量,为人工智能技术在环保领域的跨境应用与推广搭建桥梁,促进区域间环保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的流动与融合,开启中国与东盟国家在绿色低碳领域合作的新篇章。(文 黄佳佳 钟远翔 陈丝雨)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