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西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一带一路    |    魅力东盟    
钢火淬文明 乡风润沃土
2025-09-09 18:47:30来源:广西日报编辑:刘洋责编:刘洋

钢火淬文明 乡风润沃土_fororder_8885034_hhb_1756980197295_b

营盘镇塘仔村稻虾综合种养项目成为村集体经济新增长点。

钢火淬文明 乡风润沃土_fororder_8885033_hhb_1756980155915_b

广西北港新材料有限公司开展“书香铁山港 阅见向海篇”全民阅读系列活动。 (本文图片均由铁山港区委宣传部提供)

  今年是北海市铁山港区建区30周年。30年来,在钢花飞溅的工业腹地与稻虾共舞的田园之间,文明新风正为当地注入澎湃动力。

  这里以文明“软实力”为引擎,铸就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广西北港新材料有限公司厂区书香弥漫,3700余名职工化身“钢铁先锋”志愿者,累计服务时长超4.4万小时,摘下“全国文明单位”桂冠;营盘镇塘仔村集体经济连续两年突破百万元,绘就全国文明村的生态画卷;杨立家庭创办的公益家庭图书馆点亮百余家庭,以全国文明家庭的灯火传递向善力量。

  从企业、乡村到家庭,铁山港区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引领,不断激活工业新动能,涵养文明乡风,助推乡村全面振兴,走出了一条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调共进、相得益彰的创新之路。9月2日,记者走进铁山港区,探寻这股文明力量如何浸润城乡新景。

  1 激活工业发展新动能

  走进广西北港新材料有限公司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北港新材料书院”的书香气息扑面而来。职工们或驻足翻阅书籍,或低声交流心得。环顾四周,企业荣誉展示区的不锈钢产品在灯光下熠熠生辉;文明创建展示墙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语与“志愿之家”的活动照片洋溢着文明之风,共同勾勒出一幅文明与产业交融的生动图景。

  近年来,广西北港新材料有限公司以“钢铁先锋志愿服务队”为引领,依托“北港新材料书院”累计开展文明实践活动100余场、志愿服务80余场,带动3700余名志愿者贡献4.4万小时服务时长。

  铁山港区创新推出“港好有我”文明实践品牌,通过摸清工业区124家企业的公共服务场地设施底数,构建起“1+N”文明实践矩阵,有针对性地做好企业文明实践活动的个性化项目设计,助推广西北港新材料有限公司荣获“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文明实践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创新抓手。铁山港区建立“大帮办”服务中心,组建由领导干部和志愿者构成的助企服务队伍,做好企业发展的贴心人。今年1—7月,助企服务队走访服务企业(项目)达230余次。

  多种形式创新下的浸润式文明培育,激活工业发展的强劲动能。铁山港区2022—2024年连续3年上榜“中国工业百强区”,2024年位列“中国西部百强区”第52位,发展韧性持续彰显。

  2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近年来,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营盘镇塘仔村用文明涵养乡村气质,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的特色发展之路。

  九月的骄阳热情似火,站在塘仔村的千亩稻虾田上望去,一方方平整的稻田一直铺展到天际,水稻正值旺盛的生长期,在微风中泛起层层叠叠的绿色波浪。

  田埂上并不冷清。一群皮肤黝黑、经验丰富的老农,挽着裤腿蹲在田边,小心翼翼地捻开一株株稻穗仔细观察着。他们是就近在家门口获得务工机会的村民。

  “2023年之前,这里还是一片撂荒地。如今,通过开展稻虾综合种养的模式发展集约农业,建成约40个稻虾综合种养田块,每年助推村集体经济增收近110万元,村里实现水稻龙虾双丰收。”北海市农顺现代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项目经理周敏娟说。

  “我们坚持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引领,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发展稻虾种养、百香果育苗、肉牛养殖等特色产业,形成了‘一村多品’的产业格局,村集体经济实现连续两年突破百万元。”营盘镇塘仔村党组织书记占源林说。

  文明新风不仅鼓了村民的钱袋子,更美了生活的里子。走进塘仔村,干净整洁的村道两旁绿树成荫,白墙黛瓦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塘仔村的文化广场上,粤剧《珠还合浦》、“卖鸡调”等特色演出轮番上演,村里的宣讲活动也搞得有声有色,宣讲团成员们把涉农政策、移风易俗知识用家常话讲透,用“卖鸡调”传唱,让党的创新理论和惠民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几年,村里环境好了,老百姓主动参加村委举办的各种宣传教育和志愿服务活动,村风民风越来越好了。”占源林介绍,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塘仔村已举办了150余场文明创建志愿服务活动,吸引500余名志愿者成为助力乡村振兴活跃的力量,今年5月,塘仔村被正式命名为“第七届全国文明村”。

  3 弘扬时代文明新风尚

  今年荣获“全国文明家庭”称号的杨立家庭,在当地早已传为美谈。

  铁山港区南康镇雷田小学是较为偏远的学校,杨立和妻子李玉莲扎根于三尺讲台上已有24年。

  曾有人问他们夫妻俩:“到城里教书日子安稳,何必回村里折腾?”李玉莲笑着回答,雷田小学是她的母校,在这里任教报答家乡,让家乡的孩子更有出息。

  “是啊,这里乡亲们善良淳朴,孩子们可爱好学,希望通过我们的微薄之力,让村里的孩子们都能把书读好。”杨立笑着附和道。

  他们将这份赤诚化作照亮乡邻的星火,以家庭小爱托起社会大义。杨立夫妇每学期为当地多名残疾儿童、留守儿童提供作业辅导、送教上门服务。他们还创办了馨山家庭图书馆,通过从市少儿图书馆申领及自购图书的方式,免费为社区居民提供百余册图书的扫码借阅服务;工作之余,杨立一家积极参加了各类惠民公益活动,同时无微不至地照料家中老人,从按摩腿部到喂饭喂药,处处体现着孝心和爱心。

  他们的坚持与付出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铁山港更多家庭的文明之路。

  铁山港区创新开展“文明家庭”“道德模范”“新时代好少年”等典型选树活动,组织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走进“道德讲堂”,开展宣讲活动150余场,覆盖群众5000余人次,让先进典型发挥“头雁效应”。在“百姓宣讲”活动现场,杨立以自身经历讲述着感人的家风故事,真挚的分享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身边事”感染“身边人”,文明的种子在老百姓心中生根发芽。铁山港区“学有榜样、行有示范、赶有目标”的氛围日益浓厚,涌现出各级道德模范、身边好人21人,表彰“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24户。

  如今的铁山港区,文明之花处处绽放,发展硕果累累满枝。铁山港区以精神文明建设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不仅擦亮了“工业百强区”的硬核底色,更厚植了崇德向善的精神沃土,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蒋璐阳 通讯员 邓丽清 李晓莹)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