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西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一带一路    |    魅力东盟    
“五个一”AI矩阵将亮相今年东博会、峰会
2025-09-09 17:31:14来源:广西日报编辑:刘洋责编:刘洋

  原标题: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

  “五个一”AI矩阵将亮相今年东博会、峰会

  9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情况暨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以下简称“东博会、峰会”)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第22届东博会和峰会主题是“数智赋能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以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新机遇助建命运共同体”。东博会将于9月17日至21日在南宁举办,峰会举办时间为9月17日至18日,共有45个国家约3200家企业参展,新设人工智能专馆、新质生产力专馆和蓝色经济、外贸优品等展区,展览总规模约16万平方米,集中展示中国同东盟国家合作的最新成果。

  据悉,本届东博会、峰会亮点突出,将重点聚焦经贸合作和人工智能展示两个方面,有含“AI”量高、含“商”量高、含“新”量高、含“金”量高四个方面的新特点:

  一是“AI”主题出彩,呈现“五个一”亮点。一个AI专馆,首次创设1万平方米人工智能专馆和新质生产力专馆;一场AI圆桌会,首次举办中国—东盟人工智能部长论坛;一批AI新科技产品,国内和东盟国家的一些硬核AI产品将首发亮相;一系列AI主题活动,包括AI行业大咖对话沙龙等十多场活动;一个AI会展智能体,将推出国内首个会展智能体。

  二是企业的主体凸显,含“商”量高。今年的展馆面积有16万平方米,有近3200家企业参展,1万多家企业到会采购洽谈,有7个东盟国家包馆,33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参展,外国企业占比38%。东盟10个国家的工商会领袖也将聚首南宁。商协会和企业主导的经贸活动占比54.2%,也是创历史新高。

  三是经贸特点突出,含“新”量高。本届盛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宣传和服务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新机遇新商机。将发布《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展望报告》蓝皮书,邀请专家智库专章解读3.0版,帮助企业抢先学习、抢抓机遇;同时举办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对话活动,引导企业在重点领域率先对接,抢占商机。

  四是实效导向鲜明,含“金”量高。将举办15场新品首秀活动,发布近70款有市场潜力的重磅产品;首次设立全国省区市贸促会特邀合作伙伴机制,举办80多场经贸交流活动,预计签署100多个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重大投资项目和大批贸易订单。

  会议透露,AI作为今年最大亮点,一是服务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落地,与东盟携手迈入人工智能时代;二是基于广西的平台优势、通道优势及区位优势,把北上广研发的人工智能技术吸引到广西来集成、适配,再推广至东盟各国应用;三是回应东盟所盼,东盟正处数字化转型关键期,目前落址南宁的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以下简称“南A中心”),已与8个东盟国家签了合作意向,东博会期间也将作为重要展示场所,欢迎东盟企业入驻。

  本届盛会将推出国内首个“AI会展智能体”,该系统将于9月13日正式上线,可覆盖智能客服、导览、会议安排、行程规划、智能云展、智能撮合等17个应用场景,并支持8种东盟语言。其中,“智能撮合”功能可快速为有需求的客商临时搭建会议讨论区,自动推荐匹配目标客户、协助发起洽谈邀约,几秒内即可实现精准对接。展会结束后,该系统仍将提供“365天×24小时”不间断服务,为企业构建起“永不落幕”的经贸合作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备受关注的“AI赋能千行百业超级联赛”(简称“A超”),目前该联赛已催生出智慧口岸、智能座舱、数字果园等一批技术成果,成为中国—东盟数字合作的重要载体。“A超”是为了配合第22届东博会而举办,目前已吸引超3300支参赛队伍,涵盖我国31个省份和东盟10个国家,其中东盟国家的队伍有329支,东博会和“A超”二者的联动,将激发企业和公众的AI意识,加快推动中国—东盟产业融合,促进AI普惠发展,推动中国—东盟合作从传统领域迈向数字领域,以AI为纽带助力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何妮、李彬华)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