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25年我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发布
8月15日是全国生态日,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印发《2025年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集》,择优推选出9个案例,集中展示广西生态修复治理在制度建设、技术运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生态补偿、自然恢复实践等方面的创新亮点和典型经验,以此宣传广西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成功路径和模式,带动打造更多的广西生态修复新样板。
这9个案例是:贵港市覃塘区覃塘街道姚山村等2个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钦州市孔雀湾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桂林市临桂区二塘横山里采石场石灰岩矿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项目、来宾市合山国家矿山公园(东矿园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平果教美铝矿采矿用地土地复垦修复项目、桂林西湖生态修复提升工程项目、荔江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桂林小东江穿山段生态修复提升工程项目、南宁市邕江综合整治和利用工程项目。
近年来,自治区自然资源厅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国土综合整治等重点生态工程,实现由重点整治向系统治理的转变、由末端治理向全链条管理的转变,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自2021年发布第一批典型案例以来,广西已先后分三批发布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共31个。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唐广生 通讯员周复宏、袁文馨)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