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区出台15条改革耕地占补平衡新政
日前,自治区自然资源厅、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联合印发《关于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管理的通知》,从五大方面细化15条改革举措,建立以省域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为核心的耕地占补平衡新机制。
改革占补平衡管理方式方面,将非农建设、植树造林、种植林果茶等各类占用耕地行为统一纳入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各类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实行年度“算大账”。自治区统筹全区范围内耕地占用补充工作,各市、县(市、区)根据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要求,采取积极措施加强耕地占补平衡管理。
完善耕地占补平衡落实机制方面,对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要严格用地审批,严格执行土地使用标准,避让优质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切实做到不占或少占耕地。对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的,原则上应优先选择难以长期稳定利用、产能低下或零星分散、不宜集中连片耕作的一般耕地。无非农建设“以补定占”管控规模的地区,可通过调剂方式落实,为负值地区耕地占补平衡提供支撑。
补充耕地管理方面,坚持“以恢复优质耕地为主、新开垦为辅”原则,优先将永久基本农田、已建高标准农田、已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糖料蔗生产保护区等范围内地势平坦、集中连片、具备水源灌溉条件的非耕地复垦恢复为耕地。鼓励各地将永久基本农田周边零星一般耕地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统筹涉农资金用于建设范围内零星园地、林地等非耕地的垦造、恢复。同时,建立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并设立补充耕地储备库和非农建设补充耕地指标库,分类管理使用和出库。
严格补充耕地指标调剂管理方面,在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确保耕地保护红线不突破的前提下,坚持“县域自行平衡为主、市域内统筹调剂为辅、自治区适度调剂为补充”的原则,分类落实耕地占补平衡。上年度未完成耕地保有量任务的县(市、区),不得跨区域调出补充耕地指标。
积极妥善推进改革落地方面,实行各类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原则上实行“占水田补水田”挂钩过渡期管理。不再新立项垦造或改造为水田用于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补充耕地项目,对正在实施或验收的水田项目限期报备入库。水田规模指标不足的市县,可通过补充耕地指标调剂方式落实。(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唐广生 通讯员吴丽叶、雷永恒)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