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骄阳下,穿越广西层峦叠嶂的世纪运河工程正稳步推进中。
劈山挖地,破土而出,地震尖兵何以护住大地的安稳?7月24日,记者走访平陆运河马道枢纽,施工现场重器敲打,如激昂鼓点。这份在建设过程中展现出的稳扎稳打,离不开广西地震局工程师们的保驾护航。
“我们更像是地质医生,在开工前给这条运河地带做一个体检,检查出地下的薄弱之处,为建设者提供施工避让建议。负责地下探测工作的广西地震局高级工程师李冰溯表示。
在这宏伟工程背后,地壳脉搏的“把脉者”未雨绸缪——严谨评估运河选址,精细探查地下玄机。早在2022年8月平陆运河开工之际,工程师们就对运河沿线150公里地震构造展开“深度诊察”,精准识别地震构造环境和危险源,科学鉴定涉及36个乡镇的17条断裂带活动性与危险性。其中,对穿越运河核心区的防城港—久隆断裂带更是精细探测,编制了1:10000条带状“地下经络图”,为这世纪巨龙的平稳游弋提供可靠的地震安全路线指引。
尤其是丁屋村大桥,这一跨越平陆运河主航道的特大桥梁,其原选址附近的山体剖面有一条明显的断层,地震工程师探查发现,该断层走向与主桥近于垂直,同时结合断层主破碎带宽度,综合确定久隆断裂影响带宽度为36米。后经广西地震局业务部门建议,施工单位实施避让措施,最终确定的桥址左、右岸主桥墩距离断裂带分别为56米、70米,这使桥梁抗震安全性显著提升。
“广西地震局业务部门精准锁定运河沿线地震危险源,开展全链条震灾风险评估,全流程各环节保障了我们工程的地震安全。”平陆运河集团广西平陆运河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黎明镜介绍。
地下脉络既明,地上抗震亦坚。
在平陆运河沿线,广西地震局对59万栋房屋展开了细致的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基于这些房屋单体数据和广西多年积累的防震减灾经验,我们团队建立起广西建筑物地震灾害隐患评估模型的技术路线和算法,得到了平陆运河沿线36个乡镇建筑物单体地震灾害隐患等级结果,直接为居民房屋抗震加固改造提供精准导航。”广西地震局高级工程师赵修敏表示。
地动之危,既系工程筋骨,更牵百姓平安。地震突袭时,预警快讯跑赢地震波要多久?
“我们通过秒级响应的技术体系实现震后10—30秒发布预警信息、2分钟精准速报,为应急救援及公众避险提供关键支撑。”广西地震台台长蒙陆斌答道。
作为广西地震安全的“守夜人”,广西地震台肩负全区地震监测预警核心使命,全天候守护八桂安宁。这支铁军将科技赋能转化为民生守护网——“广西地震预警”小程序辐射用户超32万,织就全民防灾数字网格。(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杨灵烨 实习生 韦碗云)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