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在北海红树林湿地滩涂上,广西海洋地质调查院几名身着橙色工装的地质技术员在泥泞中进行采样。这是广西地矿局开展“蓝碳探秘”——“广西海岸带蓝碳时空演化与碳汇评估调查研究”项目的一线场景。项目自今年3月启动以来,至今已完成近50%进度。
据广西海洋地质调查院高级工程师朝鲁介绍,通过分析土壤样品容重、盐度、含水率等指标,研究这片“海上森林”的生长环境,探秘其中的碳汇经济。
据了解,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二氧化碳被称为“绿碳”,“蓝碳”则指海洋生物捕获的碳,其中红树林、海草床、盐沼是三大“蓝碳”生态系统,它们具有固碳量巨大、固碳效率高、碳存储周期长等特点。
广西北部湾海洋生态资源丰富,拥有大面积红树林、盐沼、海草床等海洋蓝碳生态系统,其蓝碳资源潜力巨大,也是“蓝碳探秘”的重点区域。
为确保项目顺利进行,技术人员创新采用“地质+生态+遥感”三维技术,如同给海岸线做“CT扫描”——无人机在天上航测碳汇分布、技术员在地上钻取沉积柱“翻阅”千年碳账本、实验室里则解析现代湿地的固碳密码。
“目前项目在5个关键区域完成了断面调查、样方调查、沉积物柱状取样、沉积物表层取样等工作,初步建立起碳汇监测网络。”朝鲁说。(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唐广生 通讯员杜小品、韦维)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