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西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一带一路    |    魅力东盟    
从5.5%增速看广西经济韧性
2025-07-22 13:55:03来源:广西日报编辑:刘洋责编:刘洋

  近日,广西上半年成绩单出炉,GDP增速5.5%,创下近四年来同期最高值,全区经济整体呈现回升向好态势,各经济板块表现优于预期。数据的背后,广西经济发展韧性究竟从何而来?7月21日,记者采访自治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解读数字背后蕴藏的信号。

  “三驾马车”跑得稳

  “看经济活力,得先看消费、投资、外贸这‘三驾马车’跑得欢不欢。”广西社科院宏观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邹文慧打了个形象的比方,“从目前情况看,这三匹马都挺给力,正拉动广西经济稳稳向前。”

  邹文慧分析,消费方面,商场超市的人气明显旺了起来。“这是补贴政策和促销活动组合拳的效果,老百姓愿意掏钱消费,消费市场持续回暖。”

  上半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特别是工业投资增长9.8%,平陆运河、南A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全面加速,制造业投资增势较好,支撑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实现正向增长。

  外贸表现同样亮眼。上半年,广西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4695家,同比增加10.8%,市场开放意愿与开放能力逐步增强。“我区外贸逆势而上,在缩量下开辟增量,在常量中释放变量,呈现总量提增、质量提升、增量提级、变量提稳的特点。”自治区商务厅外贸处负责人雷仲华表示。 

  工业硬支撑底气足

  工业是经济的“硬支撑”,今年上半年,广西工业重点领域表现亮眼。电气设备、造纸、新能源车、车用锂电池等大众熟悉的行业,均快速成长。

  以工业经济稳增长为引领,广西加快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培育壮大制造业优质企业,促进工业发展韧性全面增强。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增速在全国排第14位,其中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6.4%。

  今年上半年,全区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2.3%,比全国高4.8个百分点,已连续5个月实现两位数较快增长,对工业投资增长贡献率达77%。“这表明我区产业项目在加快建设,有助于增强工业经济增长后劲。”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投资处处长陈岳龙认为。

  自治区工信厅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汽车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均实现高速增长。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规划处副处长孙金阳介绍,广西正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不断培育发展新动能,工业抗风险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新质生产力加速跑

  “如果用一个字概括广西上半年经济特点,那就是‘新’。”自治区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处正高级经济师尚毛毛认为,这个“新”不仅体现在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更体现在新动能的加快集聚增强。

  今年年初,广西提出“人工智能时代,广西不能缺席、不能落后”。他认为,从上半年态势看,广西人工智能产业正从起势迈向加速集聚,赋能千行百业的成效初步显现。

  “有一个数据特别能说明问题,上半年,广西高技术制造业增长速度是普通工业的好几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综合处副处长曹丽介绍,广西持续加大产业创新力度,以装备制造、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态势较好。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快速增长,1—6月,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9.6%、22.6%,分别比全国高20.1个、12.4个百分点。

  “人工智能+制造”的深入推进,让一批标志性智能产品实现首产首用,应用场景加速落地。自治区工信厅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区新增智能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终端、智能软件等智能产品175个,广西首批20台工业版人形机器人在柳州汽车智慧工厂实训使用。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32.4%,智能网联汽车同比增长26.5%。

  与此同时,南A中心投入试运营,已经签约国内人工智能项目44个,东盟国家的16个企业进驻,“北上广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的人工智能跨境产业生态逐步形成。

  民生福祉再提升

  今年以来,广西推出一系列就业与促消费等暖民生政策,推动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带动消费信心回升。随着民生政策从“纸面”落到“地面”,全区居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不断提升。

  消费数据直观反映出变化:广西居民“敢消费”“愿消费”的热情显著增强,各类促消费活动点燃全区市场。全区参与以旧换新活动的消费者超581万名,助力超2万家经营主体实现商品销售额超333亿元,合计拉动限上零售业增长超过8个百分点。

  “政策不是停在纸上,而是真金白银落到了大家口袋里。”自治区商务厅运行处负责人潘英英介绍,今年以来,商务部门以“人工智能+”赋能消费场景,举办“东盟水果·汇聚广西”“33消费节”等品牌活动,加力扩围消费品以旧换新,在促消费、扩内需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5.5%是增速,观察经济发展不仅要看增速,更要看质量,通过拆解5.5%,我们更能读懂广西经济增速背后的韧性和潜力。”尚毛毛认为,二季度以来国际形势急剧变化、外部压力明显加大,在此背景下,广西5.5%的增速含金量高,来之不易,既展现了广西坚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的鲜明导向,也是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促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的真实写照。(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郭燕群)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