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海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周骏和团队成功为一名来自塞尔维亚的25岁预激综合征患者米卢(音译)实施微创手术,以精湛医术架起“健康桥梁”,让患者重获“心”生。
手术现场
据了解,米卢长期被预激综合征所困扰。五六岁时,米卢就在塞尔维亚当地医院确诊了预激综合征,经常会出现心悸、胸闷、头晕等症状,发病时心率最快可达180次/分钟,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但医生无奈告知,当地此类病例极少,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
在随后的十几年间,米卢的疾病反复发作,甚至出现过两次晕倒的危急情况。每一次复诊,当地医生都坦言,他们仅治疗过2例类似病例,经验十分有限,这让米卢的病情始终得不到有效控制。如果不及时进行手术的话,米卢随时有犯病猝死的风险,她的生活也因此蒙上了一层阴影。
今年6月,米卢与身为中国人的丈夫回中国结婚、拜见家长。在交流中,家人得知她的病情后,当即建议她在中国寻求治疗。怀揣着新的希望,米卢和丈夫来到广东省某医院求医,但因后续检查和入院时间过长,而她早已订好下个月7日返回塞尔维亚的机票,这一状况让他们再次陷入困境。
幸运的是,米卢的丈夫是中国人,且几年前曾在广西北海居住,这让他们想到回北海尝试寻求帮助。通过网络查询,他们看到了北海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周骏的简介和报道,抱着进一步了解的心态,他们还在ChatGPT上查询搜索了周骏的相关资料。在深入了解周骏的专业能力和过往成功案例后,他们毅然决定在北海接受手术治疗。
6月下旬,米卢慕名找到周骏面诊。在克服时间紧、沟通不便等困难后,周骏经检查后为米卢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确定了手术时间。6月27日手术当日,周骏团队采用从大腿股静脉穿导丝的微创技术,以如原子笔芯般纤细的导管,精准定位病灶,历时约2个小时手术后成功完成病灶消融。6月28日,经医生复查后,米卢顺利出院。
这段跨国求医的经历,不仅让米卢重获“心”生,更见证了中国医疗技术的实力与温度,以及医患之间跨越国界的信任与协作。(文/图 苏坚)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