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第十五届“桂林经典·恭城油茶”文化活动周在恭城瑶族自治县开幕。活动通过非遗文化展示、民俗体验、产业融合等形式,全方位展现恭城油茶的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推动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开幕式现场
本次活动吸引各方游客、民俗专家及餐饮从业者参与,持续至5月25日,期间将举办瑶族服饰T台秀、地方民俗文化展演、瑶族歌舞、婚嫁习俗、油茶长桌宴、非遗技艺展示及特色商品展销等。
簸箕宴美食展示
据悉,恭城人打油茶始于唐代,距今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千年的传承中,恭城油茶形成了独特的茶礼、茶规、茶俗,成为“瑶族油茶习俗”和广西“打油茶”最具典型性的代表。2022年11月,茶俗(瑶族油茶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3年,恭城油茶入选首批“桂林经典”,并成为“中国好礼产业促进计划年度推荐产品”。
近年来,桂林市组建了桂林市打造恭城油茶“桂林经典”品牌工作专班,并陆续出台了《桂林油茶店建设与服务规范》《桂林油茶》,恭城县制作发布了《恭城油茶服务质量规范》和《恭城油茶制作技术要求》等地方标准。目前广西已有超过60家油茶餐饮企业获授“恭城油茶制作标准单位”,23万亩油茶原辅料种植基地、6家现代化加工企业和200多家油茶小吃加工作坊构成完整产业链。桂林市以经营恭城油茶为主的餐饮门店超过1800家,年营业收入突破45亿元。
恭城油茶的产业体系不断健全,逐步成为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越来越多的游客为品“一碗正宗的恭城油茶”,感受瑶族文化魅力而汇集恭城。(文/图 王战飞)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