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千年石语——广西唐宋碑拓精品展”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开展。展览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桂海碑林博物馆主办,免费向公众开放,展出广西唐宋碑拓45件(套),共计48幅,将展至6月29日。
展览现场
广西地处岭南,历史上是中原王朝经略边疆的要地,多民族文化在此交融共生,历代文人墨客以山为书,以石为页,刻字为文,将广西的历史文化记录在山水之间,从唐宋至明清,以墓志、碑铭、题记、诗词为载体,记录边疆治理、族群互动、文教传播、军事防御等历史细节,构成一部镌刻于山岩的“文明史”。据不完全统计,现存广西石刻至少有6000件以上。
观众看展
石刻碑拓,是凝固的文明密码,亦是历史的无声见证。本次展览分为三个篇章,精选广西唐宋时期碑拓,突出其互动性、多元性、连续性。
第一篇章“边地志——王朝经略与民族交融”,通过《宁贙碑》《六合坚固大宅颂》《智城碑》《新殿记》《桂林盛事记》《范成大鹿鸣宴诗》《范公劝谕碑》等拓片,集中展示中央王朝对边疆地区的治理与经营,以及广西逐步融入中华文明体系的进程,勾勒出王朝开拓、民族共生的历史图景。
观众看展
第二篇章“南天魂——名士墨迹与文人风骨”,展出颜真卿《逍遥楼》、柳宗元《龙城石刻》、米芾《米芾程节唱和诗》、范成大《范成大、郑丙题名》、方信孺《古相思曲》等历代名贤在广西留下的翰墨瑰宝,传递名士不朽的艺术神采与精神气度。
展览展出了历代名贤在广西留下的翰墨瑰宝
第三篇章“烟霞铭——胜地游踪与山水寄情”,通过《关杞白龙洞题名》《曹迈、李彦弼元风洞题记》《范成大复水月洞铭并序》《梁安世乳床赋》等摩崖石刻,再现古代文人墨客寄情山水、寻幽访胜的雅趣,赋予广西山水深厚的文化底蕴。
策展人高梦然讲述石刻背后“范成大复水月洞铭”的故事
“自古就有唐碑看西安,宋碑看桂林之说。我们广西的石刻以桂林为代表,在其他几个县份都有广泛的分布,全区宋代的石刻有五六百件,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来说,在全国都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广西博物馆计划做一个碑帖的系列展览,此次展览是第一期,精选了广西唐宋时期的碑拓。”广西博物馆藏品与展览部、本次展览策展人高梦然介绍,期待观众能够透过一方方碑拓,在笔墨刀痕间,一窥唐宋时期广西的社会风貌、文化交融与精神追求,感悟中华文明的深厚与灿烂。(文/图 林姗婷)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