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柳州市北部生态新区的柳工挖掘机智慧工厂生产车间一角。
柳钢炼铁总厂的脱硫及脱硝系统治理改造项目,是柳钢集团“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的重要项目之一。图为工人正在进行改造项目的收尾施工。 本文图片均由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唐绍怡/摄
四月的龙城,30万株洋紫荆沿江铺就粉色云霞,工业重镇浸染着南国特有的浪漫。而比满城繁花更动人的,是这座城市经济脉动的蓬勃春意。
记者从柳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了解到,今年一季度,该市以重大项目为牵引,推动产业发展、生态环保、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等领域的73个重大项目开竣工,总投资达438亿元。其中,47个新开工项目总投资332亿元。
柳州市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该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4%,增速高于全区12.4个百分点。
重大项目纷纷破土动工,数百亿元投资如春潮奔涌,在钢铁轰鸣与数字跃动间,一幅传统工业基地的转型新图景正徐徐展开。
1 “老树发新枝”的绿色革命
“靠右,停!可以释放!”4月3日16时许,柳钢炼铁总厂传来施工指挥的声音。施工人员张达旺正紧盯着吊装机的操作,用对讲机指挥升降吊机将一顶遮雨棚安装到烧结机塔顶上。
“受柳钢委托,我们团队从去年10月底就开始进行脱硫及脱硝系统设备的安装调试,目前已安装了20多台环保减排设备。”张达旺介绍,该项目对改善空气质量至关重要,技术要求高,经过不断调试,如今设备已能正常运转。
随着国家对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柳钢集团积极改进脱硫及脱硝治理系统。记者在现场观察到,两个巨型烟囱排出的气体仅为水蒸气,周围闻不到刺鼻气味,也看不到粉尘污染。
柳钢炼铁总厂的脱硫及脱硝系统治理改造项目,是柳钢集团“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的重要项目之一。
“自‘十四五’规划以来,我们全力将柳州本部基地打造成灵活多样的产品研发生产基地,通过一系列技术改造和投资,推动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持续巩固柳州制造中心的地位。”柳钢集团总经理助理、战略发展部总经理金闯表示。
面对2025年钢铁行业的挑战,柳钢集团大力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工程和“四个百万吨”产品升级工程,聚焦低碳转型和结构调整,全年预计投入20.2亿元用于柳州本部基地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投资额较上年增长21.61%。
在“绿色化”改造方面,柳钢集团全力推进炼铁工序超低排放改造等项目,预计今年柳州本部超低排放改造支出约7.8亿元。
“高端化”和“智能化”项目是今年投资的重点。柳钢集团积极谋划设备更新改造和产线提档升级,高端化重点项目总投资计划超10亿元。
柳钢通过持续项目投资建设,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动能与创新活力。
“这座钢城正蜕变为绿色智造新高地。”柳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固定资产投资科科长黄昕皓说,今年前两个月,柳州市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3%,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投资增长94.8%;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不仅推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还提升了企业区域的竞争力。
2 产业链上的春芽竞发
鹿寨经济开发区内,各类施工机械轰鸣,交织成独特乐章。
近日,广西舜韬特种纸业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特种包装材料项目的节能报告成功获批,标志着项目在开工建设上迈出了重要一步,这让项目负责人王成十分高兴。
据介绍,该项目总投资13.1亿元,一期工程计划今年5月开工,建设两条生产线,分别生产特种转移印花原纸和食品包装纸,年产能各为3.5万吨。
“该项目是鹿寨县今年获批的第一个重大工业项目。项目建成后,将助力本地林木加工产业集群发展。”鹿寨县工业投资项目服务中心主任戴振国告诉记者。
该项目建设是柳州林木加工产业快速发展的缩影。据统计,今年前两个月,柳州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0%。
“林木产业在柳州快速发展,其背后是坚实的资源基础和清晰的产业布局。”柳州市林业和园林局总工程师、林业产业改革和发展科科长李丽华表示。
从资源来看,柳州拥有1920万亩林业用地,占辖区国土面积的68.8%,活立木蓄积量达1亿立方米,其中,杉木蓄积量4792万立方米,居广西首位。
目前,柳州市木材加工企业达1635家,2024年林业产业总产值达972亿元。未来,柳州林业产业总产值年增长率将保持8%以上,预计2030年突破1500亿元。为实现这一目标,柳州正通过政策赋能,重点打造智能家居生态圈、香杉产业创新带、竹木精深加工走廊、林下经济创新谷、油茶产业示范区五大林业产业集群生态圈。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五大生态圈渐次成型,柳州林业将从“卖原木”向“卖设计”“卖标准”跃迁。
这样的裂变效应同样发生在新能源赛道上。柳州国轩、瑞浦赛克动力电池等扩建项目稳步推进,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于今年成立的柳州市工业发展领导小组指挥部,聚焦柳州钢铁、人工智能、林木加工、汽车等九大重点产业,组建攻坚小组,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强化增量项目招商引资,今年一季度九大攻坚小组共签约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8个,总投资153.62亿元。
强劲的投资,使这座工业重镇的产业图谱从“单极突进”转向“群星闪耀”。
3 数字春雨浇灌创新沃土
4月2日,柳州北部生态新区的柳工挖掘机智能施工试验场项目正如火如荼地推进。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项目一期已完成总进度的70%,预计5月底竣工。
“智能施工试验场的建成,将成为柳工挖掘机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柳工挖掘机研究院院长刘晓强介绍,该试验场建成后将提升柳工在超大型、智能化及电动化等新兴技术领域的研发验证能力。
从规划图看,该试验场将配备先进的测试设备和智能化管理系统,涵盖综合力学测试棚、拆装及重型车间、加油岛等多个功能区域,能够模拟复杂施工环境,为产品研发提供全面、精准的数据支持。刘晓强补充道:“试验场不仅能够大幅缩短产品研发周期,提高产品质量,更能助力柳工挖掘机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增强市场竞争力。”
这种创新加速度正在蔓延。据统计,今年前两个月,柳州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15.8%,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政府引导、企业创新、项目建设等多方合力推动。柳州市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李茜介绍,截至3月底,全市新签约项目投资总额达263.17亿元,圆满完成一季度目标。其中,制造业项目投资总额85.08亿元。
目前,柳州市有44个涉及基础算法研究、控制系统开发、人机交互技术等高技术项目正在推进,其中24个已进入招商洽谈阶段。同时,柳州市聚焦汽车、钢铁、机械等传统产业,计划分批次推出至少100个工业大脑、行业垂直大模型等大型应用场景,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
从柳江畔钢花四溅的智能车间,到各工业园拔节生长的数字幼苗,438亿元春播的资本种子,正在工业沃土上萌发新质生产力。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领跑全区,这座曾以“一根钢”支撑发展的城市,如今正以“满园春”的姿态,书写着新时代工业文明的柳州答卷。(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黎 静 唐绍怡)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