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西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一带一路    |    魅力东盟    
广西边境考古发现多处遗址
2025-03-18 14:07:10来源:广西日报编辑:林姗婷责编:刘洋

  原标题:我区边境考古发现多处遗址

  千余件石器标本解码古人类生产生活方式

  近日,记者从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了解到,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简称“四普”)中,广西边境古代遗址专项调查取得了新成果。此次调查共有79处新发现,包括河流台地遗址、军事设施遗址等,年代以史前和清代居多。

  在2024年10月至12月期间,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团队深入防城港市、崇左市、百色市,开展河流台地遗址和沿边军事设施遗址普查工作。经过两个多月的调查,共有79处新发现。这些新发现有河流台地遗址、军事设施遗址、墓葬(群)、碑刻(记)、动物化石、石器散布点等多种类型,并在河岸台地和洞穴中采集到了上千件石器标本。

  其中,在防城港市北仑河与江平江地区,普查团队发现了29处石器地点,采集石器包括砍砸器、手镐、尖状蚝蛎琢和刮削器等多种类型,尤以尖状蚝蛎琢和刮削器为主。而在崇左市的黑水河与明江流域,普查团队也发现了多处石器散布点,采集到了石核、刮削器、石锤等珍贵标本。此外,在靖西市的调查中,新发现了12处清代墓葬、墓碑和石刻等遗存,采集石器13件。

  普查队员介绍,此次采集到的石器在不同地区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百色地区发现的石器以砍砸器为主,体型较大,风化程度严重;崇左地区的石器则以刮削器为主,体型较小。这种差异可能与当地的石料和古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有关。

  此次调查还发现多种类型的边防军事设施遗址,如山城、兵营、碉台、炮台和拱桥等遗址,均为清末中法战争后遗留下来的宝贵历史文物资料,充分展现广西及中国各民族人民英勇抗击外来殖民主义侵略,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情怀,是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历史见证。

  据介绍,此次新发现遗址中,21处军事设施遗址和9处河流台地遗址保存较好,已录入“四普”系统,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重要内容,大大增强了边境地区各族群众的民族认同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增强了边境地区各族群众的文化自信,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刘山 通讯员贾永平、李京玲)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